第52章 帝剑出鞘!隆隆天威,皇帝之姿,显赫天下,四方藩王,谁敢挡之!(第2页)
虽然这里是护龙山庄,但锦衣卫、东西两厂无孔不入,他不敢冒这样的风险。
当四大高手看到铁胆神侯都如此时,心中愈发不解。
“天涯,这些话切勿多说!”
朱无视再三嘱咐后,这才讲述道:“虽然福王被诛,但也并非没有理由,正是因为他触碰到了皇帝的底线,动摇了大明的根基!”
“藩王再大,还能大过皇帝不成?”
朱无视依旧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看上去对大明皇朝忠贞不二,对自己的亲侄子,极力扶持!
“天下藩王不乏手握重权之人,可他们为何不敢造反?而是在这天下大乱,国法无道,律法不明的时候出手?”
“正是因为他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他们的势力的确大,但皇帝的势力同样不小,在皇帝的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大明帝国!”
“君在上,臣在下,皇帝无论年幼与否,都是这天底下最大的势!”
“天子一怒,天地变色,你们的生死皆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切记,今日之话,切勿说出去,否则被锦衣卫、东西两厂的人听到,就是本王,恐怕也保不了你们!”
铁胆神侯话语说的严肃,四大高手同样将这一番话深深记在心中。
那个身在紫禁城的玉面少年,绝非他们可以妄自非议的人!
与此同时,一阵金锣骏马嘶鸣声响起在护龙山庄外。
“东厂曹正淳,奉陛下旨意,调令护龙山庄!”
曹正淳亲自率领着东厂番子直接冲入护龙山庄,出现在铁胆神侯的面前。
当曹正淳将雕龍金牌亮出来的那一刻,朱无视等人忙身跪下听旨。
皇帝密旨:宁王朱宸濠意欲谋反,暗中勾结海贼,图谋福建,私造军火重器,调护龙山庄即刻前往南昌诛杀宁王及其家眷,不容有失!
铁胆神侯朱无视面色一震,朗声说道:“臣接旨!”
曹正淳将密旨敕令交到铁胆神侯手中之后,语重心长的说道:“宁王意欲谋反,此事牵扯重大,奉劝神侯大人还是早些动身为妙。”
“若出了什么差池,恐怕护龙山庄也将不复存在!”
曹正淳话语说的直白,丝毫没有顾忌护龙山庄的地位和他铁胆神侯的身份。
在他看来,他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剑,受命于天子!
除了天子以外,没有任何人值得他去忌惮!
同样,铁胆神侯的心中同样掀起了惊涛骇浪。
宁王不定,护龙山庄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能为皇帝所用,必为皇帝所命!
天子此举,是让他没有任何退路,以防护龙山庄阳奉阴违!
直至曹正淳离开了护龙山庄,朱无视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一份鎏金密旨上。
福王的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
护龙山庄若做不好这件事,福王就是最好的例子!
时过半刻,铁胆神侯朱无视缓缓将密旨收起,面色渐显严肃道:“皇帝终于要对天下藩王动手了!”
“宁王就是朱姓藩王的开始!”
“身为人臣,理当遵旨而行,不负陛下厚望!”
“天地玄黄四部听令,上官海棠前往天下第一庄,处理庄内的事情,待处理了天下第一庄的事情之后,全速赶往南昌!”
四大高手目光相视一眼,方才曹正淳宣旨之时,他们也都在场。
皇帝天威让他们感到如山岳般凝实,不容违抗。
宁王不死,护龙山庄不复!
一切,都由不得他们!
他们能做的,就是将皇帝交代的事情办妥!
“属下领命!”
……
一封密令,饱含天子心中的杀意。
铁胆神侯身后的四大高手将天子的旨意,听得真真切切。
凛然寒意无风自生,纵是他们不再朝中为官,却也感受到了大明天下早已暗潮涌动。
这一刻,他们联想到铁胆神侯对他们说的那一番话。
这是皇帝的势,纵是天子少年,却也是大明朝的皇帝。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
……
段天涯和归海一刀离开护龙山庄大殿之后,上官海棠转身离开,朱无视看着上官海棠离开,他的目光之中显露着了然于胸的神采。
紫禁城内有朱无视布下的眼线,上官海棠被册封为美人这么重要的情报,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他只是装作不知道而已,有些事情,若是点破了,就无法更好面对了。
上官海棠离开了护龙山庄之后,率领玄部的大内密探前往了天下第一庄。
天下第一庄在江湖之中有着极重的分量,所有江湖人士,都以获得天下第一称号为荣。
百匹骏马飞驰,上官海棠率领玄部,英姿飒爽。
此时此刻的上官海棠,心思更多的却是想要前往紫禁城,同天下第一庄相比,紫禁城更有吸引力。
在她的心中,皇帝与义父的位置,正在发生偏移。
曾经,她以为义父的命令就是她的一切。
可是现在,一个男人住进了她的心里,难以自拔!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他!
天下第一庄,庄门大开。
玄部大内侍卫,进入天下第一庄!
……
京城中,天子圣旨已下,兵部、工部暗中调集着人马、粮草等事宜。
自天子铲除宦官刘瑾以后,整个大明朝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
天子对藩王用兵的事宜,仅在内阁和几位尚书的口中熟知。
这件事,他们不敢说,也不能说。
养心殿。
兵部尚书马东升向天子奏禀道:“陛下,大同府总兵王守仁已率领兵士们从长城上全速出发。”
“预计七日内,可顺利抵达喜峰口!”
这一刻,朱厚照的眼中闪过一道精芒。
天子与藩王间的博弈已渐渐展开。
宁王!朕已出手,不知道你是否能接下!
心思这般之际,吕调阳缓缓走上前来,拱手说道:“陛下,臣有一事,望陛下恩准。”
朱厚照的目光落在吕调阳的身上,颔首说道:“何事?”
吕调阳面色深邃道:“自大明与弗朗机国爆发的一次海战后,臣深切感受到火器上的不足。”
“这在世界的暗潮中,无疑会让大明处处落于被动的局面。”
“臣恳请陛下调拨工部十万两银子,臣打算改良大明火铳。”
这些话,吕调阳在抵达皇宫前便已想了很久。
如今,皇帝正与天下藩王博弈,很多地方都急需用银子。
可吕调阳沉思许久,都觉得这笔钱不能省。
前段时间,在兵部调拨人马的时候,吕调阳特意翻阅了一些工部内的资料。
可以说,自郑和当年下西洋时的盛世过后,大明朝便一直停留在止步不前的阶段。
甚至隐隐中,还有些倒退的趋势。
面对着世界的洪流,大明帝国的火器已经无法跟随上时代的变革。
要想让大明帝国屹立于世界的顶端,必先有着足够的资本。
而这,也成为了他为何要向天子谏言的主要原因!
当他说出这些话后,面首低垂静心等待着天子的回应。
朱厚照坐在龍椅上,目光直视着吕调阳,声音浑厚的说道:“大明火器,国之重器!”
“爱卿有此想法,朕怎会不全力支持!”
“即使大明朝仅剩下五万两,朕就是每天吃糠咽菜,也会把这十万两给你凑出来!”
“更何况,朕根本不缺这点钱!”
“李东阳!”
“微臣在!”
“即刻从户部中调拨白银三十万两交给工部!”
“既然要做,就不必束手束脚!钱不够的话,再向朕说!”
轰——
在场臣子心中如同遭到雷击般,大受触动。
天子有此决心,大明何愁不强!
天下百姓何愁不能安居乐业!
刘健、李东阳等人掩面而泣,激动的跪在大殿。
他们苦等了多年,为这大明朝操劳半生。
终于!终于让他们等到了皇帝醒悟的决心!
刘瑾阉党在位之时,他们虽有心劝阻皇帝,却也无计可施。
终日里,只能与刘瑾斗智斗勇,大明朝政都因此陷入瘫痪中。
现如今,皇帝早已不是之前的皇帝,整个大明都在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着。
纵是残烛之年,自己也必当燃尽这腐朽之躯,辅佐陛下。
整整一日的时间,朝中的几位重臣都在向天子诉说着心中的想法。
“启禀陛下,商业改革现已步入正轨,大明帝国内的商人们已渐渐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李东阳拱手说道。
朱厚照闻言,面色大喜道:“如此甚好!”
“不过,朕要的可并非这丝绸之路,大海上的繁荣,远远并非你们可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