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文治武功,天下无敌!大明帝国的威严所在!(第3页)
朱厚照徘徊在白玉广场上,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办法倒是不错,不过爱卿是否遗漏了一点!”
刘健面色一顿,认真思索后,拱手说道:“还请皇上明示。”
朱厚照面色深邃道:“三座大城固然好建立,可西域之地距离中土甚远,物资等物难以运送。”
“每一次物资,尤其是水源都将是一笔大的消耗。”
“这三座大城虽说可当做关隘、转折点,可想要久存下去,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刘健沉默之际,工部尚书吕调阳缓缓走上前来,拱手说道:“皇上,臣倒是有个想法。”
“嗯?!”
朱厚照看向吕调阳。
吕调阳身为工部尚书,在兴建大城上不可或缺。
有他来评断这件事,再好不过。
“说说!”
吕调阳拱手说道:“皇上,这宝藏埋藏之地先前乃是楼兰古国,先不说甚多的财报被埋藏在地底需要挖掘。”
“单是这里的地理位置,怕是就有暗流!”
“作为王国的地方,乃是百姓聚集地,哪怕是先前被黄沙所掩埋,可至少可以肯定曾经必然有河流经过。”
“虽然已经断流,可微臣敢确定,附近必然会有地下河!”
“只要将地下河挖出,暗流涌出水面围绕在三座大城附近。”
“如此一来,水源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当此一言说出后,在场大臣们皆点头称赞道:“是啊!吾等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王国生存的地方,怎么会没有地下河。”
“若水源一事可以解决,此事倒也有可行之处!”
朱厚照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威严说道:“工部尚书!”
吕调阳面露正色,拱手说道:“臣在!”
“从工部中抽调一批官吏,前往西域中搜寻地下河!”
“若地下河能找到的话,朕自会下旨兴建三座大城!”
“微臣领旨。”
……
塘沽口。
工部尚书研制出的铁甲舰已经开始试航。
因俞大猷率兵征战暹罗,戚继光只好暂行负责统管塘沽内的大小事宜。
当他看到眼前出现的铁甲舰时,顿时惊撼当场。
跟随他一同前来的水手们,早已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烈阳高照下,整艘战舰呈墨黑颜色,无形中散发出肃冷杀意。
就像是一头正在小憩的猛兽,随时都有醒来的征兆。
他们跟随着戚继光一步步向铁甲舰靠近着。
每当他们踏出一步,心中的那股压迫感也愈发明显。
直至临近于铁甲舰跟前时,此刻好似有一座大山压在了他们的心口,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他们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战舰,通体皆由钢铁打造。
伫立于海面上时,宛若一座可以行进的钢铁城堡、坚不可摧。
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他们甚至不敢想象,若是他们登上这铁甲舰会是怎样的一种风采。
甚至,这样庞大的战舰,将会怎样航行在海面上。
对于这一切,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头绪。
好在,吕调阳这次除了让铁甲舰在大海中试航外,同样安排了相关的技术人员来负责教导水手们该如何行驶铁甲舰。
当戚继光带领着千名水手登上铁甲舰的那一刻,前所未有的壮阔尽览于眼前。
在这宽阔的铁甲舰甲板上,他们如履平地。
当大船行进的时候,整个舰身仅有略微的晃动感。
这种感觉,在他们看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的大船全速行进的话能有多快?”
戚继光情不自禁的冒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而这样的一句话,同样也是在场水手们心中所想要知晓的想法。
“全速行进!”
喝令声中,铁甲舰全速航行,速度越来越快,好似洪水猛兽般披荆斩棘。
一道道浪花层层被掀起,随之激昂拍打在远处,形成一片片荡漾的波纹。
若是有木船在这里行进的话,戚继光可以肯定,单是这样的浪花便足以将对方的船只掀翻。
至于铁甲舰自身的防御力,戚继光完全不用过多考虑。
试问,木头又怎能跟钢铁比坚硬?
铁甲舰上,大明旗帜随风飘扬,每一名水手得意的挺起了他们的胸膛站立在甲板上。
近海内,渔船们在看到这庞然大物的时候,早早的就躲在了远处。
他们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看着像船,却更像是来自海底中的猛兽。
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将他们吞入到腹中。
……
时过数日,试航的消息传回到了京城。
当吕调阳得知结果后,面色大喜道:“铁甲舰,成了!”
“大明海上无敌舰队将耀眼于世!”
“快,即刻备轿,我要进宫面圣!”
“遵命。”
吕调阳此时此刻,恨得立马出现在皇宫中,将这样的好消息告诉天子。
路途上,吕调阳不断地催促着轿夫。
生怕有半刻耽搁,贻误了他将这天大的好消息告诉皇上。
皇宫内。
朱厚照正批阅着奏折,曹正淳躬身候旨在一旁。
“皇上,藩王封地内的家产正源源不断运送到京城中。”
“目前正由次辅胡东阳负责清点账目。”
朱厚照头也不抬的批奏道:“近些时日来,藩王们在京城中可有什么异动吗?”
曹正淳拱手说道:“回禀陛下,臣已在藩王们身旁安排了厂卫监视,每日都会详细禀报藩王们的大小事宜。”
“就以目前来看的话,暂时还没有发现有何异常的行为。”
朱厚照闻言,微微颔首道:“如此甚好,在无必要的情况下,暂时不要暴露他们的身份。”
“这些藩王看着一个个忠厚老实,但谁也不能说准他们到底是不是装出来的!”
“微臣明白。”曹正淳拱手恭敬回应道。
“好了,没有其他的事情先行退下吧!”
“是,皇上。”
在曹正淳刚退离养心殿后不久,小太监急匆匆走上前来道:“皇上,工部尚书在外求见,说有要事禀奏皇上。”
“吕爱卿?”
“宣他进来吧!”
“是,陛下。”
小太监刚退下后不久,吕调阳满面笑容的走了进来,激动的说道:“微臣参见陛下。”
“免礼。”
“吕爱卿有何要事前来见朕啊!”
“谢陛下。”
吕调阳激动的站起身来,将事先写好的奏本呈递到天子面前。
“启奏陛下,铁甲舰已经试航成功了!”
“这些是戚副总督根据铁甲舰试航情况草拟出来的,请皇上过目。”
“哦?!”
朱厚照面色一喜,目光快速扫视着奏本上的内容。
“皇上,根据试航结果,铁甲舰全速而行的话可达日行一千六百里。”
“即使是逆风而行,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在海面航行中,铁甲舰的舰身只会出现轻微的晃动感,即使是不通水性的人在上面,也如若平地。”
“好!好啊!”
“哈哈~”
朱厚照手握着奏本,兴高采烈的从龍椅上站起身来。
“吕爱卿,你果然没有令朕失望!”
吕调阳谦卑拜道:“微臣惭愧。”
“不过,皇上,如今铁甲舰已投入于生产中,日后对于煤炭的使用也必然将会大大增加。”
“据臣所知,在民间中尚有一些煤炭商人占据着矿山。”
“如今,这些煤炭乃是我大明朝廷所需的东西,是否也要如同食盐一同收为朝廷所有。”
“由朝廷进行管控、分配等事宜?”
朱厚照面色淡然的摆了摆手,说道:“不必,这煤炭不同于其他,民间中已经出现,朕再将其收归朝廷所有的话,不免有些趁火打劫的意思!”
“不过,任意百姓、商人去开采的话,最后损害的将会是大明帝国的利益。”
朱厚照语气稍稍停顿,威严说道:“传朕旨意,昭告于天下百姓。”
“自今日起,凡是煤炭开采等事宜,皆需向当地官府报备、记录。”
“由官府出人前往矿洞预估开采时间,器械是否安全。”
“凡不合格者或是没有向官府报备者,皆不可挖掘。”
“一经发现,从重处罚!”
“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