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圣人之兴旺与衰败,皆在皇帝一念之间!(第2页)
秦朝时期,始皇帝坑杀儒家就是最好的鲜明写照。
山东孔家的兴旺与衰败,皆在皇帝一念之间。
可现在,孔尚贤还没有读懂皇帝话中的意思。
皇帝是想让孔家如何?
自己已向皇帝表明心意,为何皇帝会问自己如何谨遵圣旨?
在孔尚贤冥思苦想之际,李东阳捅了捅他的后背,在他的背上写下了一个‘忠’字!
一时间,孔尚贤大彻大悟,心中顿时明了。
在家族与皇权面前,他必然是要选择后者。
只有忠于皇帝,家族才能得以保全。
皇帝此言,要的就是他的态度,或者说是他的诚意。
单单在朝堂上说的这些,远远不够。
孔尚贤想明这点,双手伏地拜道:“臣孔尚贤知罪,愿将家中田产、钱财上缴国库,为官期间,绝不动用私权购买田地、从商等事宜。”
“若有违其中一条,臣甘愿凌迟处死!”
此话一出,百官们倒吸一口凉气,这孔尚贤太狠了。
完全不给自己留一点活路啊!
这些事,恐怕也只有孔尚贤一人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
不是他不想给自己留活路,而是皇帝逼得他实在是没有办法。
孔家正值风口浪尖上,若惹得皇帝猜疑,孔家上下族人恐怕皆难逃一死。
朱厚照闻言,面色稍稍缓和了许多,颔首说道:“除此之外呢?”
“还有?!”
孔尚贤面色一怔,心中猜想着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没有说到。
朱厚照见孔尚贤迟迟没有回应,主动提醒道:“若你的族人胆敢阻挠,拒不上缴又该如何?”
孔尚贤高呼说道:“臣恳请陛下放心,下朝之后,臣即刻修书一封传回族中,凡若阻拦缴纳田地、钱财者,直接杖毙!”
“好,这可是你说的,朕可没有逼你!”
孔尚贤重重的点了点头,面色坚定的说道:“臣乃肺腑之言,微臣对陛下、大明忠心耿耿,绝没有任何为难。”
朱厚照满意的说道:“来人,取笔墨来!”
“遵旨。”
“孔爱卿,今日你便在这朝殿上写下家书,朕自会命锦衣卫亲自前往山东交于你的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