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银羽翼 作品

第1747章 深海阴影(第2页)

它移动的速度不快,但异常沉稳,带着一种令人不安的压迫感,如同深海中一座正在漂移的山峦。

光学画面在基地强光探照灯的边缘区域捕捉到它庞大身躯的局部反光,那质感非鳞非甲,闪烁着一种冰冷、非自然的金属光泽。

声呐成像则勾勒出一个更加令人费解的、非流线型的、充满棱角和几何感的巨大轮廓回波,其内部结构复杂得远超任何已知海洋生物。

贾维斯的逻辑核心在亿万分之一秒内捕捉到了这个异常数据点。它的算法瞬间调动了所有可用的传感器资源:次声波阵列、被动声呐监听、磁场异常探测器、水压微变监测……数据流如同瀑布般涌入它的处理单元。

分析结果:

声呐特征匹配:与数据库中的“蓝鲸”低频鸣叫模式相似度达87.3%,但基频强度异常偏高,且存在微弱的、规律性的高频谐波迭加(非自然产生特征)。

体积估算:目标长度初步估算为108-125米,远超已知最大蓝鲸(33米)记录。

轮廓非典型生物流线型。

光学特征:低光增强画面显示局部反光区域具有高度镜面反射特性,反光率与已知深海生物表皮/外壳不符,更接近抛光金属或高强度复合装甲。

移动模式:匀速直线移动,无典型鲸类上浮/下潜的垂直机动,轨迹异常平直。

磁场/水压:检测到伴随目标的微弱但持续的局部地磁扰动,以及非生物体移动产生的水压波动模式。

热信号:极微弱,与庞大的体积严重不符(热隐匿技术或非生物体)。

然而,这片海域——深邃、神秘、充满未知的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本身就是地球上大型海洋生物,尤其是深潜鲸类的乐园。

过去数百个小时内,基地的监控系统已经记录了超过三十七次大型生物(多为抹香鲸群)在安全距离外经过的信号。

贾维斯的威胁评估算法在综合了“87.3%的鲸类声学特征匹配度”、“该区域频繁出现大型生物的历史数据”以及“目标目前保持距离,未表现出任何敌对或探测行为”等因素后,迅速得出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