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银羽翼 作品
第1709章 真正的哥斯拉(第2页)
光束接触山体的瞬间,岗岩并非被融化,而是在皮秒级时间内经历量子隧穿效应直接等离子体化,形成的玻璃态陨石坑边缘呈现出完美的波函数干涉纹路。
更可怕的变化发生在细胞层面。
康纳斯端粒酶活性正在呈指数级增长。
它体内沉睡的古老基因片段被核辐射激活,这些可以追溯到寒武纪的“哥斯拉基因“正在改写线粒体的能量转化机制。
原本用于三羧酸循环的酶体系,现在变异成了能够直接催化铀-235裂变的生物催化剂。
三羧酸循环的代谢路径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闻所未闻的“生物核体“——这些纳米级的有机结构,居然能够精准控制铀-235的裂变速率。
能量转化效率曲线已经突破了理论极限——这不再是生物体,而是一个会行走的增殖反应堆。
康纳斯转向第二座反应堆的步伐带着诡异的韵律。
每次爪足落地,地面都会泛起铀-238特有的亚临界震荡波。
地震仪记录到2.7赫兹的次声波频率,这正是维持链式反应的最佳节奏。它新生的背鳍开始有规律地脉动,每次收缩都会释放出精准调控的中子流。
反应堆大厅里的空气因为电离而发出诡异的蓝光,飘浮的尘埃在静电场中排列成斐波那契螺旋。
康纳斯的移动方式已经超越了生物运动的范畴。
它的每块肌肉都像核反应堆的控制棒般精确运作,爪尖划过之处,混凝土中的硅元素被核聚变点燃,留下熔融的二氧化硅轨迹。
原本十米高的身躯正在以每分钟17厘米的速度生长,新生的鳞片呈现出铀玻璃特有的黄绿色荧光。
反应堆大厅的温度已经升至2000c,但康纳斯体表的量子锁效应阻止了热能外泄。
监控画面中,它突然停下脚步,胸腔内的生物反应堆发出深沉的嗡鸣。
安装在安全壳外的中子探测器捕捉到一组匪夷所思的数据——这个生物体竟然在自发进行快中子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