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大兴之余(第3页)
“……”房间里的其他人听到她这话,都忍不住想要笑出声来,但又不得不努力紧紧抿住嘴唇,生怕一旦笑出来,就会激怒这个脾气有些暴躁的小女孩。
毕竟,他们都深知法比亚娜的性子,若是不小心惹恼了她,那可就麻烦了。
……
对于奥菲尼亚而言,这个夜晚注定将会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夜晚。她的心中满是期待,思绪早已飘远,想象着与亚历山大共度这个特别的夜晚将会是怎样的温馨与甜蜜。
……
就在当天,亚历山大便迫不及待地将奥菲尼亚的想法提了出来,告知了各位领主。领主们听闻后,对奥菲尼亚的智慧赞叹不已,心中满是感激。
“不愧是祭司长啊,想必也是神明在暗中引导她吧。”一位领主感慨地说道。
“没错!也只有神的指引,才能为这种看似毫无头绪的困境,提供如此简洁有效的解决方案!哈哈。”另一位领主附和着,脸上洋溢着钦佩的神情。
“嗯,鉴于此,领主授予她头衔,我们完全没有问题。女祭司当得起这个头衔,甚至她所应得的,远不止如此。”又一位领主点头表示赞同。
亚历山大简洁明了地向贵族们复述了奥菲尼亚的想法,并且详细说明了自己想要给予她的赏赐,其目的就是想看看贵族们对此会有怎样的反应。
他发现,领主们普遍都表示赞成。尽管奥菲尼亚身为一名女祭司,按照常理,神职人员一般不应拥有土地或财产,但这一次,却没有人提出抗议。
仔细思量一番,或许是有人心怀叵测,想借此机会看亚历山大出丑,期望能引发民众的抗议。然而,在当前的情境下,这种想法未免显得太过牵强。
人们对亚历山大的印象极为良好,因为他为民众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街道变得干净整洁,社区也更加安全,人们住进了新的房子,还见证了多次战斗的胜利。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让大多数人都心怀感激,对亚历山大的统治十分满意。
当然,也有一些人可能仍然对他心怀怨恨,比如那些被俘的奴隶和战俘。但对于绝大多数民众来说,亚历山大带来的积极变化已经足以让他们安于现状。
更何况,仅仅只是赠予他的女祭司(同时也是他的妻子)一块土地,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哪怕是最细微的方面,都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大多数平民甚至可能根本都不会察觉到,已经有一位新的“女士”诞生了。
因此,唯一有可能对亚历山大此举持有意见的,就只有贵族们自己了。
然而,亚历山大的实力实在是太过强大,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轻易考虑与他正面交锋。倘若他们真有那个实力,恐怕早就不会屈从于他的统治了。
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所以在表面上,全都扮演着热情欢呼的角色,全力支持领主的决定。
……
待这阵热情稍稍消退之后,众人便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真正重要的事务上。
领主们的第一反应,便是立刻着手建造窑炉,而且他们认为,最好将窑炉建在城墙外面。
因为城墙外靠近制砖机,他们原本就在那里制作砖块,所以许多基本的交通设施、住宿条件以及管理基础设施都已然存在,这样一来,后续的建设和运营都会更加便利。
但亚历山大很快便敏锐地察觉到,他们有些操之过急了。
他思索着,如果仅仅只是建造几个窑炉就能解决问题,那他们又何必一直等到奥菲尼亚提出解决方案呢?
所以,当前他们所需要做的,并非建造更多的窑炉,而是要建造用于混合水泥粉和石膏的水车。
这也就意味着,得派人爬上西斯兰山,去寻找那些巨大且水流强劲的泉水,或者是水流湍急的小溪,以满足水车运转所需的动力。
“我们一定会确保这件事顺利完成的,大人。”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领主们的一致接受。领主们的首领哈伦站了出来,他以前曾是矿业主管,如今成为了领主,同时也是亚历山大小议会的成员。他的语气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完成任务的决心。
至于窑炉的选址,嗯……亚历山大实际上打算将它们建造在蒂比亚斯。
这一颇具争议的决定,甚至引发了亚历山大最亲密的家臣们的抵制。他们自然而然地希望将窑炉置于自己的领土范围内。
于是,一方家臣忍不住抱怨道:
“大人,提比亚斯是一块刚刚征服的土地。那里仍然存在着反抗军,还有不少藏匿的叛徒。要是窑炉落入他们手中,那后果不堪设想……这实在是天意难测啊!所以,将窑炉留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会更加安全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