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神秘的 作品

864正妻的想法(第2页)

他对这些士兵展开了严苛的训练,从战术技巧到战斗纪律,无一不进行细致打磨,同时又精心部署,确保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与此同时,他还派遣自已的心腹,去四处搜罗各种奇珍异宝,为即将到来的与托勒密的会面做足准备。

“几乎是被迫让一个你根本不认识的人……年纪轻轻就生下三个孩子……只因为她们是女人,就承受着亲人的鄙视和诅咒…………忍受所有那些黑暗的行为……叹息……真是一场悲剧!放心,纳纳津,你永远不会再受苦了。”

亚历山大喃喃说道,声音低沉而真挚。此刻,他仿佛沉浸在一种复杂的情绪之中,让人分不清他究竟是在对眼前这位饱经沧桑的女士倾诉,还是仅仅在对自已内心的良知低语。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他的话语饱含着真心实意。他对纳纳津夫人的同情绝非虚情假意,哪怕仅仅出于最基本的人性,他也由衷地希望这位女士能够摆脱过往的阴霾,过上平静且无忧无虑的生活。

回想起那次事件,亚历山大深信,即便他当时并未与托勒密产生直接的肢体冲突,但在内心深处,他也必定会与托勒密的行径发生激烈的冲突——哪怕仅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他也会觉得挺身而出为纳纳津夫人鸣不平是正确且必要的举动。

滴答,滴答,滴答

纳纳津夫人静静地坐在一旁,听闻亚历山大的这番话语,顿时感觉仿佛有一座无形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她丰满的胸口,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那些尘封已久的痛苦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泪水再也不受控制,夺眶而出。

亚历山大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精准地击中了她内心最柔软、最痛苦的角落。

当纳纳津夫人第一次看到呱呱坠地的是女儿而非儿子时,那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又岂是寥寥数语能够描述的?更何况,她迎来的不是一个儿子,而是三个女儿。

她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当接生婆满脸笑容地向她“祝贺”时,她内心瞬间涌起的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惧”。

那一刻,她只觉得天旋地转,恨不得脚下的大地能够立刻裂开,将她无情地吞噬。她的精神几近崩溃,整个人陷入了一种失去意识的恍惚状态。至于在她年仅十来岁时经历那些事情之后的日子,又还有什么值得言说的呢?

在随后漫长的二十年里,她仿佛置身于无尽的黑暗深渊,一次又一次地遭遇困境。那些痛苦的经历,就像一场永远无法醒来的可怕噩梦,她无数次在绝望中坚持,满心期待着随时能够从这场噩梦中苏醒过来。

事实上,这位女士曾不止一次地萌生出极端的念头,甚至考虑挂一根绳子,以一种决绝的方式“让自已清醒过来”,彻底摆脱这无尽的痛苦。

然而,每当她望向女儿们那纯真无邪的脸庞,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不舍与牵挂。她实在放心不下,如果自已就这样离去,女儿们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托勒密,那个冷漠无情的男人,几乎从未为女儿们做过任何事情。

因此,作为一位满心慈爱的母亲,她实在担心,一旦自已不在身边,她的那些如小鸡般稚嫩的女儿们,将会遭遇最为悲惨的境遇。

其实,这些女孩们之所以能够在宫中享受到相对较好的待遇,背后全是她们母亲默默付出的艰辛。纳纳津夫人为了女儿们,不得不与许多男人周旋,做了无数自已极不情愿的事情,只为了能够为女儿们换取各种生活上的便利。

这些男人之中,甚至包括她已故的公公——那位曾经的疯王,以及她的姐夫阿蒙赫拉夫特。

尽管阿蒙赫拉夫特值得称赞,他始终坚守道德底线,从未真正对她做出过过分的举动。他深知对自已的嫂子下手是不道德的行为,所以每当被迫置身于那种尴尬的情境时,他最多只是面色苍白、无动于衷地旁观。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他甚至会出于对她的怜悯,无偿地给予她一些帮助。

但可以想见的是,无论是来自阿蒙赫拉夫特的援手,还是太后或者其他友好贵族的些许施舍,都如同沙漠中的甘霖,少之又少。在大多数情况下,纳纳津夫人都不得不独自“努力”,凭借自已的力量,在这充满荆棘的宫廷生活中艰难前行。

然而,尽管她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承受了如此之多的痛苦,却从未有人,哪怕是太后,能够像亚历山大刚才那样,对她表达出如此深切的同情……

就在这一瞬间,纳纳津夫人的内心仿佛有一座坚固的大坝轰然决堤,几十年来压抑在心底的不满与委屈,汹涌的洪流,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

这股情感的洪流,丝毫不亚于外面倾盆而下的大雨,泪水肆意地拍打着她红润丰满的脸颊,顺着脸庞滑落,浇灌在她身下男人那结实的胸膛上。

……

在房间的另一隅,浓重的黑暗如墨般肆意蔓延,将一切都悄然隐匿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