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前往王都(第2页)
冈比西斯提出的每月400到500罗帕尔的薪俸,无疑是极其慷慨的。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只有那些技艺登峰造极、备受尊崇的高级工匠,才能凭借精湛的手艺,稳定地赚取如此丰厚的收入。
倘若聘请的导师不仅技艺娴熟,而且拥有丰富的经验,甚至连那些眼光挑剔、行事谨慎的官僚,都会心甘情愿地选择为其增加更多报酬。
所以,如果那位堕落贵妇对这样优厚的条件都不接受,那就只能说明她对此确实毫无兴趣了。
鉴于此,亚历山大选择不插手此事,而是允许冈比西斯提出新的条款。
维迪扬对此也欣然接受。而后,当海盗船长终于恭敬地鞠躬,准备告别之时,亚历山大最后提醒道,着重重申了几个关键点:
“啊啊啊,队长,我相信以你的经验和智慧,比我更清楚这些事情,但我还是要再次郑重提醒你,在选择目标时务必谨慎。千万不要过于明目张胆地针对希特人。一定要牢牢记住我们所有的约定。”……
在成功击退海盗,并且妥善处理完大部分洪水带来的后果之后,亚历山大很快察觉到,他返回首都的时间已然愈发临近。
倘若他此刻还不启航,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水域将会变得危机四伏,难以穿越。一旦错过这个时机,他不仅会错过神圣的朝圣仪式,还会错失那场意义非凡的婚礼。
于是,他心急如焚,立刻果断地命令所有能够动用的人马迅速做好准备。
一方面要精心准备好各种珍贵的礼物,这些礼物不仅代表着他的心意,更是他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每一件礼物都经过精心挑选,力求展现出他的诚意和尊贵。
另一方面,要全面收集他和手下在旅途中所需的一切补给物资,确保行程万无一失。从日常的生活用品到充足的武器装备,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最后,他一声令下,集结了整个军团。士兵们迅速响应,整齐地排列,展现出强大的军容。
有了娜娜津夫人之前的警告,亚历山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不敢冒任何风险,决心率领一支军队一同前行。
事实上,亚历山大最初的想法是带领两个军团一同出发,毕竟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保障。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旅程中,他希望能够确保自已和同伴的安全。
然而,在他将自已的行程详细告知王室之后,王室迅速派人传来消息。来人告知,由于此次前来朝圣的人数众多,城市里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来安置过多的随行人员。王室建议亚历山大,考虑只带一千人同行。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毕竟,大多数贵族出行,最多也就只能带二三十人,组成一小队随从。即便是身为帕夏的亚历山大,通常情况下,最多也只能携带几百人的随从队伍。
这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这些额外增加的卫兵数量一旦累积起来,对于皇室而言,光是解决如此多卫兵的食宿问题,就会成为一项沉重的负担。
而且,会场的安保措施向来都十分完善,在这样一个以神权至上的国家,至今还没有哪个胆大妄为的疯子,敢在如此神圣的时刻、如此庄严肃穆的场地上,做出令人发指的谋杀之类的恶劣举动。
在这个国度里,即便是社会上那些最为堕落不堪的人,似乎也对神灵怀有深深的敬畏之心,他们害怕即便在这样的圣地成功实施恶行,也会遭到神灵的永远诅咒,万劫不复。
因此,回顾整个历史,朝圣之旅一直都进行得相当顺利,从未发生过任何重大的恶性事件。
这样看来,托勒密允许亚历山大率领一千人的军队前往,已然显得格外友好,十分通情达理了。
然而,亚历山大对这个数字却并不满意。
赞赞帕夏心中自有打算,他将这所谓的一千人,解释为士兵和仆人总数共计6000人。如此一来,既满足了王室表面上的要求,又能保证自已的力量足够强大,以防万一。
然后,为了防止在旅途中其他人耍什么阴谋诡计,亚历山大甚至决定从赞赞地区为他的部下筹备带去六个月的食物。这些食物储备丰富,种类繁多,足够他们轻松度过寒冷的冬天,甚至几乎可以支撑到夏天。
仅仅是让军团登上五十艘船,就耗费了阿尔克斯一整天的时间。士兵们有序地登上船只,脚步匆匆,却又不失纪律。
而装载数千吨粮食、盐、熏肉、鱼以及豆类等物资,所花费的时间则更长。工人们忙碌地搬运着物资,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顺便提一句,这些食物大部分都来自西奥尼勋爵和菲利普王子之前购买的防洪物资。亚历山大一发出召集令,两人反应迅速,都争先恐后地赶来支援。
他们还各自带着几艘满载物资的船只,满心希望能够给亚历山大留下深刻的印象。亚历山大对他们两人的表现也相当满意,毕竟在这关键时刻,他们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部队和物资,船上还装载着各种精心准备的礼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艘专门用来搭载两头大象的船!
这两头大象可是亚历山大从珀尔修斯手中获得的珍贵战利品,如今,它们即将成为治愈托勒密受伤心灵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