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丘丘病了二丘丘 作品

第958章 西洲使团(第2页)

  兵部?

  故此,朝堂对奏跟递呈奏折不同。

  可是,对内,太上皇自己也清楚。

  算是一個比较有底线的帝王。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以另一种方式登上了史书。

  对外自然是说扬眉吐气。

  一群丘八,我们文官都不怂,你们怂个屁啊!

  因此,太上皇才在边军成长起来后,立马翻脸不认人,不再对外输送金银财宝与皇室贵女,在边疆发生过几次摩擦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天天“以和为贵”说个不停,要么就是用“我大宋乃是天朝上国,自当有容人之量和宽厚之心”这种屁话做借口,割地求和或卖国求荣。

  不过,西洲使团既然敢来,自是做好了登殿之后面临一切困难的心理准备,也想过了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事。

  主张以和为贵。

  我礼部可以玩战略震慑!

  不,我礼部说可以!

  顶多是偶尔琢磨一下。

  我礼部能从谈判桌上咬下肉!

  兵部说不能打?

  兵部?

  正规流程都是如此:使团递交文书→得到礼部审核记录→礼部呈交给皇帝处理→皇帝决定见或不见→如果不见,就此中止,如果见,在朝会上与文武百官一起见→觐见完之后,由礼部安排住宿,并有礼部的专业官员负责谈判→皇帝插手,或,让礼部官员自行发挥。

  到了后期。

  一挥手,就同意了礼部尚书的建议。

  大白话跟古文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

  干不好的,好比宋朝的礼部。

  说白了,就像甲方和乙方,甲方说需要五彩斑斓的黑,剩下的,就是乙方的工作范畴了,乙方怎么做是乙方的事,甲方看看成品就可以了。

  现代人也能听明白。

  就像谈判。

  这是一个干好了比兵部还刚,干不好全天下最怂的职位。

  礼部的职权范围很大。

  所以,将后汉一朝历代礼部尚书的脾气秉性加起来,取平均值计算,前任礼部尚书干的虽不是有多出色,却也算不上是丧权辱国,尤其是当时的边疆将门刚被太上皇移交给崇平帝不到一年,礼部尚书求稳,倒也并非秦桧之辈。

  就连崇平帝桌上的宝印,都是由礼部监制定做的,规格是什么,一共应该有多少宝印,几枚宝印是一套,大到皇宫建制,比如门口的盘龙柱应有多少根,小到水榭楼台的数量,都是礼部负责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