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萌轩 作品

第六章 西北风情(第2页)

五百元!这在1991年的西海固,相当于一个壮劳力半年的收入。

妇女们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此时的苏宁同样是满脸微笑的看向大家解释说道,“还有,这个项目是由西海固县政府牵头和投资建立的,虽然确实有一些民间资本,但绝对是一个政府性的扶贫致富项目,等到这个项目做起来了,大家也可以进行承包和加盟,到时候大家也可以去各地开设店铺,夫妻店和家庭店并不是遥远的梦想。”

“我签!”马奶奶第一个站出来,“我家三个孙子等着吃饭呢!”

有人带头,其他人纷纷跟上。

马喊水自然是被晾在一边,脸色铁青。

他没想到,自己一向在村里说一不二,今天却被一群妇女给无视了。

“反了天了!”马喊水甩手就走,“我看你们怎么跟祖宗交代!”

这场风波过后,筹备工作进展神速。

林副主任从福建派来的餐饮团队很快到位,开始在县职中培训选拔出来的十名青年。

这些年轻人多数是贫困户子女,第一次听说自己做的馓子能卖到海边去,既兴奋又忐忑。

“手腕要这样转……”

“福建人喜欢甜口,可以适当调整糖量……”

“包装设计要突出‘西北原生态’概念……”

培训教室里热火朝天,苏宁和水花每天忙到深夜。

既要协调各方需求,又要安抚那些没被选上的家庭的失落情绪。

最让人头疼的还是那个李大有,他到处造谣说苏宁“把村里年轻人骗去福建当苦力”。

“别管他。”马得福出人意料地站出来为苏宁说话,“等第一批人寄钱回来,谣言不攻自破。”

……

出发前一天,十名青年和他们的家人都被请到县里,参加践行宴。

林副主任特意从福建赶来,带来了合作协议和预付金。

当每个家庭代表在合约上按下手印,接过两百元预付金时,不少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娃,到了福建好好干!”

“记得常写信回来……”

“学成手艺,回来开分店!”

叮嘱声、哭泣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

水花忙着给每个人分发她亲手缝制的“应急包”……

里面装着常用药、针线包和一张写有紧急联系方式的纸条,甚至还有老家地里的黄土。

第二天清晨,县汽车站人头攒动。

十名青年胸戴大红花,背着统一发放的行囊,在亲人的目送下登上开往银川的大巴。

从那里,他们将转乘火车前往厦门。

马奶奶拉着孙子的手老泪纵横:“狗娃,奶奶教你的馓子手法记住了没?到了福建,可别给咱西北人丢脸!”

年轻的狗娃用力点头:“奶,你放心!等我赚了钱,接你去厦门看海!”

这句话引得周围人又哭又笑。

苏宁站在一旁,悄悄握住了水花的手:“等忙过这阵子,我们也去福建看看?听说鼓浪屿的日落特别美。”

水花红着脸点头,眼中闪烁着憧憬的泪光。

大巴缓缓启动,载着十颗忐忑又充满希望的心,驶向远方。

车窗外,送行的人群久久不愿散去。

有人挥舞手臂,有人掩面哭泣,更多的,是踮着脚尖,想要多看亲人一眼。

苏宁望着渐行渐远的汽车,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人这一生,总要为别人做点什么。”

此刻,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

水花轻轻靠在他肩上:“宁哥,咱们回家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回家。”苏宁揽住妻子的肩膀,“明天还要去移民点看看,李大有说新打的井出水了。” 两人并肩走向车站外。

初升的太阳将他们的影子投在黄土路上,拉得很长很长。

远处,不知谁家的收音机里,正播放着那首熟悉的《春天的故事》。

1992年的春风,正悄然吹过西海固的沟沟坎坎,带来远方的气息,也带去这片土地上的希望。

……

县政府大礼堂里,红色横幅高高悬挂:“西北风情饮食文化有限公司成立暨签约仪式”。

苏宁站在主席台上,手指微微发抖。

他今天穿了一套崭新的藏蓝色西装,这是水花特意从银川商厦买来的。

台下坐满了人——县领导、乡镇干部、签约农户代表,还有特意赶来的林副主任。

最后一排,十几家媒体的长枪短炮对准了主席台。

“下面,请杨县长和苏总经理签署合作协议!”主持人高声宣布。

如今的苏宁不光是西海固扶贫办的副主任,还是兼职西北风情美食文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掌声中,杨县长笑容满面地走上台,与苏宁相对而坐。

工作人员捧来两份烫金合同,放在铺着红绒布的桌上。

苏宁深吸一口气,拿起钢笔。

合同条款他早已烂熟于心:县政府以扶贫资金入股30%,苏家砖窑以设备和现金入股35%,农户以配方和原料入股35%。

这种“政府引导 企业运作 农户参与”的模式,在1992年的西北贫困地区,绝对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签完字,两人起身握手。

闪光灯瞬间亮成一片,刺得苏宁睁不开眼。

恍惚间,他看到台下前排的水花……

她今天穿了一件水红色的确良衬衫,正拼命鼓掌,眼眶泛红。

“下面,请公司财务总监李水花同志介绍项目财务规划!”

水花显然没料到这个安排,惊慌地看向苏宁。

在林副主任的鼓励下,她才红着脸走上台。

起初,她的声音细如蚊呐,但随着讲解深入,越来越流畅自信,毕竟她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男人支撑。

“……按照测算,每家门店平均日营业额约300元,扣除成本后月利润可达3000元。加盟店缴纳20%管理费,公司年收入预计……”

台下响起阵阵惊叹。

这些数字对贫困县的干部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杨县长凑到林副主任耳边:“老林,咱们这是捡到宝了啊!”

签约仪式结束后,一辆辆拖拉机、驴车载着农户代表,浩浩荡荡开往城郊新建的“西北风情”美食工厂。

这是由废弃粮仓改造而成的厂房,门口已经挂上了崭新的招牌。

“大家这边请!”苏宁领着参观队伍走进车间,“这是消毒区,这是原料预处理区,那边是包装区……”

宽敞明亮的车间里,不锈钢设备闪闪发光。

穿着白大褂的工人们正在调试机器,见领导们进来,紧张地站直了身子。

马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摸着一台真空包装机:“这……这铁疙瘩真能把咱的馓子运到福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