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第1909章 扶贫的复杂性(第2页)
??“那当然!”陈金山拍拍胸脯,“到时候全村人都得来听讲座,一个都不能少!”
??马得福犹豫了一下:“可是扬水站的问题.”
??“这个我已经想好了。”陈金山压低声音,“先用临时水站,水费县里补贴一半。等三级扬水站建成,一切就好办了。”
??“那村民自己还是要出一百块一亩.”
??“种蘑菇一年能挣上万,这一百块算什么?”陈金山信心满满,“得福,你得帮我做村民工作。我知道大家穷怕了,不敢冒险,但这次真的是机会!”
??马得福看着陈金山眼中的热忱,想起了自己放弃城市工作回到家乡的初衷。
??他点点头:“好,我去挨家挨户说。”
??夕阳西下,两人的影子在黄土坡上拉得很长。
??远处,几个放羊的孩子好奇地望着他们,羊群在干枯的草地上艰难地觅食。
??陈金山突然说:“得福,你相信吗?用不了几年,这里会变成一片绿洲。孩子们再也不用走几十里路上学,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肉和蔬菜”
??马得福没有回答,但他的目光越过荒芜的土地,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可能的绿色。
??……
??七天后的清晨,福建农林大学门口。
??凌一农站在行李箱旁,脸色阴沉。
??陈金山小跑着过来,脸上堆满笑容:“凌教授,车已经准备好了!”
??“陈县长,我必须再次声明,这次只是考察,不承诺任何技术推广。”凌一农严肃地说。
??“当然当然!”陈金山连连点头,接过行李箱,“您能去就是我们的荣幸!”
??火车穿过广袤的华北平原,窗外的景色从青翠逐渐变为枯黄。
??凌一农一直埋头看资料,偶尔记几笔。
??陈金山几次想搭话,都被他冷淡的态度挡了回来。
??“凌教授,您看那边,”陈金山突然指着窗外,“那就是我们宁夏的典型地貌.”
??凌一农抬头,眼前的景象让他怔住了……
??连绵不绝的黄土丘陵像老人的皱纹般沟壑纵横,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远处,几个农民正赶着毛驴在陡坡上耕作,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行走。
??“这里.还是没有任何的变化。”凌一农的声音有些干涩。
??“从我到任就是这样。”陈金山轻声说,“而且每年沙化还在加剧。凌教授,您知道为什么叫‘闽宁村’吗?都是从西海固移民过来的吊庄移民。”
??凌一农沉默了很久,突然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快速写了起来。
??陈金山偷瞄了一眼,发现是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和可能的调整方案。
??火车继续向西行驶,窗外的景色越来越荒凉。
??凌一农的笔尖在纸上划出的沙沙声,成了车厢里唯一的声响。
??当夕阳将黄土高原染成血色时,火车终于到站了。
??出站口,马得福和几个村干部已经等候多时。
??看到凌一农,马得福激动地上前握手:“凌教授,我是农学院毕业的马得福,读过您所有的论文!”
??凌一农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哦?那你觉得菌草在宁夏的适应性如何?”
??马得福认真地说:“根据您论文里的数据,如果能解决灌溉问题,理论上完全可行。我们村已经准备好了十亩试验田,不过是用来种植双孢菇的.”
??“等等!”凌一农瞪向陈金山,“不是说好只是考察吗?”
??陈金山假装没听见,大声招呼着:“大家快帮凌教授拿行李!村里准备好了接风宴!”
??凌一农被半推半就地拥上了一辆拖拉机。
??随着“突突”的引擎声,车队向闽宁村驶去。
??尘土飞扬中,凌一农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村庄轮廓,眉头紧锁。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闽宁村村委会前,三百多名村民已经聚集在那里。
??妇女们抱着孩子,老人们拄着拐杖,年轻人们交头接耳…… ??
??所有人都等着见这位据说能让他们“种出金子”的福建教授。
??村委会的墙上,一条崭新的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热烈欢迎凌一农教授莅临指导菌草种植技术”。
??而在人群最后面,几个孩子正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着想象中的蘑菇,大大的,像一把把小伞,撑起他们对未来的全部希望。
??……
??清晨的闽宁村村委会前,人头攒动。
??三百多名村民早早聚集在这里,妇女们抱着孩子,老人们拄着拐杖,年轻人们交头接耳。
??村委会的墙上挂着崭新的横幅:“菌草技术推广现场会”。
??陈金山不断看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凌教授人呢?”马得福小声问道。
??陈金山擦了擦汗:“昨晚明明说好的”
??他转向躁动的人群,硬着头皮走上台,“乡亲们,凌教授临时有点事,我先给大家讲讲这个蘑菇种植.”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不是说福建来的大教授吗?”
??“该不会是骗人的吧?”
??“种蘑菇?咱们这旱得连草都不长.”
??陈金山的声音被淹没在议论声中。
??他求助地看向马得福,后者正要上台帮忙解释,突然人群后方传来一阵骚动。
??“来了!教授来了!”
??凌一农穿着一件沾满泥土的旧夹克,手里捧着一把草,大步走来。
??村民们自动让开一条路,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教授……
??他看起来和村里的老农没什么两样,只有那双锐利的眼睛透露出学者的气质。
??“抱歉各位,我去看了你们村东头的那片荒地。”凌一农直接跳上台,举起手中的草,“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能改变你们命运的宝贝——菌草!”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瞬间镇住了全场。
??陈金山松了口气,悄悄退到一旁。
??凌一农从菌草的生长特性讲到固沙原理,越说越兴奋:“这种草的根系能深入地下三米,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我们正在研究用它生产饲料和肥料”
??陈金山急得直搓手,终于忍不住插话:“凌教授,乡亲们更关心怎么种蘑菇挣钱.”
??凌一农皱了皱眉:“没有菌草,哪来的蘑菇?”
??他转向村民,“双孢菇需要菌草和粪肥作为培养基,所以首先得”
??“建大棚!”陈金山再次打断,“凌教授,直接说建大棚的事吧!”
??马得福看出凌一农的不悦,赶紧上前圆场:“乡亲们,凌教授的意思是,种蘑菇是个系统工程。就像咱们种麦子得先有地有水一样,种蘑菇得先有菌草和大棚。”
??“大棚要多少钱?”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嗓子。
??凌一农看向陈金山,后者硬着头皮回答:“大概.两千块左右。”
??“什么?两千?!”会场顿时炸开了锅。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把我家房子卖了也不值两千!”
??“种出来卖不出去咋办?”
??“就是,谁知道能不能挣钱”
??马得福看着乡亲们脸上的疑虑,突然跳上台:“金滩村带头!我家先建两个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