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萌轩 作品

1910.第1910章 水花真正的目的(第2页)

??马得福如获至宝,当晚就着马灯研究到半夜。

??第二天天不亮,他就跑到凌一农的大棚,笨拙但认真地学着拌料、装袋、灭菌。

??“不对!料要压紧!”凌一农夺过工具示范,“像这样,松了长不好!”

??马得福满头大汗地重做,手上磨出了血泡。

??凌一农看着他倔强的样子,突然问:“为什么这么拼?”

??马得福愣了愣:“我答应过乡亲们……而且……”

??他望向远处的黄土坡,“我要带着大伙儿过上好日子……”

??凌一农沉默片刻,又扔给他一双手套。

??一周后,马得福家院子里立起了一个简陋但结实的大棚。

??村民们路过时总要张望几眼,有人摇头,有人偷笑,只有几个孩子好奇地想往里钻。

??“得福哥,这里面真能长出金子?”邻居家的小子问。

??马得福抹了把汗:“比金子实在,能换学费呢!”

??……

??与此同时,福建的服装厂里,麦苗迎来了第二次考核。

??这一次,她的速度比标准快了七秒。

??杨主任铁青着脸,不得不宣布西北班全员回到流水线。

??“麦苗,你太厉害了!”秋红兴奋地抱住她,“厂长说下个月调你去质检部!”

??麦苗笑了笑,眼神却飘向窗外——那里是厦门的方向。

??她摸了摸口袋里马得宝的照片,第一次觉得,或许该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了。

??而在宁夏的黄昏里,马得福蹲在大棚内,小心翼翼地揭开塑料膜。

??一层白色的菌丝像初雪般覆盖在培养料上,在暮色中微微发亮。

??他揉了揉酸痛的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夜风拂过黄土高原,带着微微的湿气。

??远处的山梁上,几颗星星亮了起来,像是谁撒了一把盐,落在深蓝色的天幕上。

??明天,又会是忙碌的一天。

??……

??其实水花集团和李水花在西海固还是很有号召力的,大多数村民都愿意相信,所以闽宁村的蘑菇种植进行的非常顺利。

??而不缺少资金和助手的凌教授也是特别的轻松,没办法出去打工的村民也都是多了一个收入。 ??

??只有李大有这样的顶级奇葩才会担心这担心那,然而哪怕是李大有内心里也是有些心动了。

??虽然他表面上反对种植蘑菇,但是却是偷偷的让自己的儿子水娃去种。

??而他自己却是准备去水花集团的蘑菇种植基地打工,这样一来绝对是稳赚不赔旱涝保收。

??清晨的闽宁村笼罩在一层薄雾中,二十多个白色大棚整齐排列在村东头,像一串巨大的珍珠。

??马得福蹲在自家大棚前,在本子上记录着温湿度数据。

??才一个月光景,这个曾经最穷的移民村已经变了模样。

??“得福!我家菌丝发满了!”邻居马栓兴奋地跑来,手里捧着一块长满白色菌丝的培养料,“你看,跟凌教授说的一模一样!”

??马得福笑着点头:“水花集团的技术员下午来收第一批,价格比保底还高三毛。”

??不远处,李大有背着手晃悠过来,眼睛往大棚里瞟,嘴里却嘟囔着:“哼!白花花的东西,谁知道吃下去会不会闹肚子……”

??“大有叔,”马得福早已看穿他的心思,“您家水娃的大棚这两天该通风了,凌教授说的。”

??“谁、谁让他种的!”李大有像被踩了尾巴的猫,“那小兔崽子背着我贷的款!”

??说完快步走开,方向却是水花集团的种植基地。

??水花基地坐落在闽宁村三公里外的平地上,十亩连栋温室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李大有在门口徘徊了十分钟,才磨磨蹭蹭掏出身份证登记。

??“李大有?”登记处的姑娘抬头看他,“您是金滩村的吧?李总特意交代过,您来了直接去三号棚,工资按熟练工算。”

??李大有心里一惊,暗骂:“好个李水花,早算计好了!自从嫁给了苏宁是越来越精明了。”

??但听到“熟练工”三个字,又忍不住挺了挺腰板。

??穿过消毒通道,眼前的景象让李大有瞬间石化……

??数百个钢架整齐排列,每个架子上都摆满了菌袋,十几个村民正忙着喷水、测温。

??最震撼的是中央控制室,一整面墙的显示屏闪烁着各种数字和曲线,两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正在操作电脑。

??“这、这是种地?”李大有结结巴巴地问带路的技术员。

??技术员笑了:“叔,这叫工厂化种植。那边是智能控温系统,能根据菌丝生长阶段自动调节——”

??“哼!花里胡哨!”李大有强行打断,声音却没了往日的底气,“我们庄稼人讲究的是看天吃饭……”

??“大有叔!”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李水花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白衬衫,手里拿着记录板走来,“您能来太好了,三号棚正缺您这样的老把式。”

??李大有哼了一声,眼睛却忍不住往四周瞄:“我就是来看看,你们这些年轻人瞎折腾……”

??李水花不以为意,亲自带他参观。

??她掀开一个菌袋:“叔,您看这菌丝,比露天大棚的密实多了吧?”

??李大有凑近一看,心里咯噔一下……

??那菌丝白得像雪,密密麻麻布满了培养料,比他儿子在家折腾的强了不知多少倍。

??他强撑着嘴硬:“谁知道长出来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