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第2012章 试戏(第3页)
??“可我从来没演过戏,连学校的文艺汇演都没参加过。”苏宁捏着剧本的指尖微微用力,心里生出几分犹豫。
??他连自己的过去都没有记忆,怎么可能演好一个有时代背景的角色?
??“怕什么?不就是试个戏吗?成了最好,不成也没损失,还能在孔导面前露个脸,以后在剧组也能更受重视。”陈涛拍了拍他的胳膊,语气里满是鼓励,“再说了,你以前可是浙大的高材生,学习能力那么强,演戏说不定对你来说就是小菜一碟,还能比你高考考全省前五十难?”
??这话让苏宁沉默了。
??他低头看着剧本上的台词,心里的犹豫渐渐被一丝好奇取代……
??或许,他可以试试?
??早餐过后,苏宁找了个没人的道具仓库,把仓库门轻轻关上,隔绝了片场的嘈杂。
??仓库里堆着不少年代戏的道具,有印着“为XX服务”的搪瓷缸,有蓝色的工装裤,还有一台老旧的黑白电视机,瞬间把人拉回了几十年前的时光。
??他坐在一个木箱子上,小心翼翼地翻开剧本。
??这次试戏的片段,是《父母爱情》里一场极具张力的家庭戏:背景设定在1970年代,物资匮乏,家里好不容易攒下一盒桃酥,兄弟姐妹偷偷撬开柜子分着吃,却没叫上江卫民。
??江卫民又委屈又生气,转头就把这事告诉了母亲安杰,没想到安杰没骂其他孩子,反而拿起筷子狠狠打了他,嘴里还念叨着“告X密精”“没骨气”。
??令人惊讶的是,当苏宁逐字逐句读着台词时,脑海里竟像放电影一样,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完整的场景画面。
??他仿佛能看见那个拥挤却温馨的小平房里,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木质饭桌上,几个孩子围在柜子旁,紧张地掰着桃酥,碎屑掉在地上都要赶紧捡起来;能感受到江卫民站在门口,看着兄弟姐妹瞒着自己分享零食时,那种被排挤的委屈和不甘;更能体会到安杰听到“打小报告”时,眼神里瞬间闪过的恐惧——那种恐惧不是对孩子犯错的愤怒,而是源自心底的创伤。
??苏宁放下剧本,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页上的文字。
??他明明失去了所有个人记忆,却好像能精准地捕捉到角色的情绪,能理解那个热火年代的每一个人。
??就像此刻,他能透过安杰的台词,读懂她藏在愤怒背后的脆弱……
??她不是不爱江卫民,而是“打小报告”,戳中了她最痛的伤疤。
??他翻到剧本最后一页,那里附着一段编剧写的角色分析,专门解释安杰具体的心理状态……
??读到这里,苏宁的心脏忽然轻轻一颤,一种莫名的共鸣涌上心头。
??他记不起自己的过去,却好像能理解那种感觉……
??就像一个人站在暴雨里,明明想撑着伞往前走,却被狂风刮得站不稳脚跟。
??他也能懂创伤的重量,就像一道看不见的疤痕,平时不觉得疼,可一旦被触碰,还是会钻心地难受。
??“区分小错与大错……”苏宁轻声念着剧本上的注释,声音在安静的仓库里格外清晰,“偷吃桃酥是孩子的小过错,可‘打小报告’,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悲剧,带来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当然也有安杰不太会管教孩子的原因,毕竟大部分母亲的角色是由德华代替的。”
??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尝试把自己完全代入江卫民的角色里。
??他想象自己是那个在家里最不起眼的孩子,哥哥姐姐嫌弃他“笨”,不愿意带他玩;父母的注意力总在更懂事的孩子身上,很少有人问他开不开心。
??当他看到兄弟姐妹偷偷吃桃酥时,心里的委屈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他不是想“打小报告”,只是想找母亲说说心里的难受,却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会引来母亲那么大的怒火。
??再睁开眼时,苏宁的眼神变了。
??之前的犹豫和紧张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与理解……
??他或许没有表演经验,不知道该怎么摆姿势、怎么控制表情,但他能走进江卫民的心里,能感受到这个角色的委屈、无助,以及对家人认可的渴望。
??就在这时,仓库外传来了副导演老王的声音,带着几分不耐烦的催促:“苏宁,准备好了吗?试戏要开始了,孔导他们都在摄影棚等着呢!”
??苏宁把剧本迭好,放进裤子口袋里,站起身拍了拍衣角的灰尘。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仓库门,朝着二号摄影棚走去。
??阳光透过摄影棚顶的玻璃缝隙洒下来,在地面上投下一道道明亮的光束。
??其中一道光束正好落在苏宁面前,就像舞台上的追光,静静地等待着这个毫无经验的新人演员,踏上本属于他的第一个“舞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