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福祥米铺
告别小六子,林锦文和赵四径直来到储阳镇的最大米铺--福祥米铺。
福祥米铺的小二看到林锦文,热情的迎接,
“林家舅爷来了,您稍等,俺去叫掌柜的!”
“嗯,去吧!”
林锦文摆摆手,等店小二走远,他顺势看向米铺粮食袋子里用木牌标注的价格,麦子每斗20元(法币),玉米每斗16元,高粱155元,荞麦17元。这价格比照以前,基本翻上一翻了!
(每斗125斤=10升,1升=125斤,一升麦子2元)
这个米铺是林锦文的二妹夫王有福开的,往年林家多余的粮食都会卖给福祥米铺,再由福祥米铺分散售出。
王有福听说自己的大舅哥来了,快速的跑出来迎接,
“大哥,您怎么有空过来了?”
“有福,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哈哈,无恙无恙,二哥最近也挺好的?”
“俺也挺好的!锦秋呢?在家呢吗?”
王有福伸出手掌侧翻,摆出邀请姿势,
“大哥,咱里面说话。”
林锦文和王有福从铺子后门走进内院,穿过内院回廊,又走过一段石板路,两人才走进王有福一家人所居住的正房。而赵四则自动留在院子里等候。
“大哥请上座!”
看到屋里没人,林锦文又一次问道:
“锦秋和孩子呢?没在家吗?”
王有福一边拿出水壶给林锦文沏茶倒水,一边说道:
“锦秋和孩子回俺们乡下的老家了。”
林锦文皱眉:
“他们回乡去收麦了?”
王有福把茶倒好,回身把正房的房门关上,才返回来说道:
“大哥,实不相瞒,现在镇子里不太平,俺让锦秋和孩子们回去躲躲。”
“哦?怎么回事?”
“哎!还不是今年旱灾闹的。往年这会儿麦收时节,粮价都能稍微降下来一些,可今年倒好,粮价不降反升。镇里的人家都快买不起粮了。这不,就有些人开始闹事了。俺担心有些人不走正道,再伤到锦秋和孩子,就让他们回乡避一阵子。”
林锦文皱眉,
“真有那么严重?”
“嗨,何止严重啊,那是非常的严重。对了大哥,今年家里能有余粮出售吗?”
林锦文摇头,
“没有,俺算着今年收上来的粮食,除了交税的,也就勉强混个够吃。”
林锦文的答案,让王有福失望不已。自家大舅哥可是他店里粮食的主要进货渠道来源,可以说,他这个铺子,有一小半都是靠大舅哥家给支撑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