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荆州缺少一位长于战略精于战术的大才?(第2页)
感觉差点意思。
刘封感觉,究其原因,还是他不是专门侧重战略型的谋士。
就比如,他刘封智谋在数值上和庞统不差什么,但是,庞统本身智谋就偏战术,再加上特性全部是战术加成的,
所以,他刘封就算智谋数值和庞统差不多,而论奇谋,还是差庞统一点意思。
刘封熟悉汉末三国历史,自然知道汉末三国长于战略的谋士有哪些。
三国时候,有才能,懂谋略,会军事的人很多。
真正顶级战略家,刘封认为只有曹操阵营的荀彧,郭嘉,司马懿,孙权阵营的鲁肃,刘备阵营的诸葛亮。分别为曹魏,江东,蜀汉三方最高级战略家。他们分别协助曹操,孙权,刘备制定国家层面发展战略,发展方向。
一,东吴鲁肃,东汉末年吴国战略家,外交家,实际上是三足鼎立最早提出者,他的观点与诸葛亮三分天下不谋而合,鲁肃是吴国孙权主要谋士,战略规划者。
二,曹魏荀彧,外号谋主,东汉末年曹操魏国政治家,战略家,是曹操统一北方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战略方针,受到曹操赞赏,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荀彧提出来的,使曹操有了刘协这块牌子,可让诸候臣服他,不听号令就派兵攻打,使曹操占据大义之名。荀彧在曹魏乃整个三国时期,战略眼光独步三国。
三,曹魏郭嘉,号称鬼才,杰出战略家。为曹操统一北方,提供了许多好的建议和良策,才策谋略。
四,司马懿,三国时魏国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奠基人。司马懿一生任过曹魏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魏国三代托孤重臣,他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他聪明多大略。历史证明,司马懿才是三国笑到最后的人。他的孙子司马炎后来废魏,统一中国建立了晋朝。司马懿这个人在曹操时期韬光养晦,不露声色,在曹丕时期他和他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为同为魏国大将军。魏国军队全部掌控在司马家族手上。后他孙子司马炎废魏自任皇帝,统一天下,成立晋朝,可以说司马懿才是最厉害顶级战略家,为司马家后代赢得了天下,说司马懿厉害,是顶级战略家一点不过。
五,诸葛亮,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刘备的主要谋士军师。三顾茅庐时,和刘备进行了一次深层次对话,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设想,曹操占北方,孙权占江东,刘备可占领荆州,可打着刘备是汉室宗亲,要恢复汉王朝统治旗号,把光复汉室作为政治理想来实现,后又提出联合吴国,建立孙刘联盟,对抗强大曹操军队,诸葛亮当丞相后,为光复汉室的政治理想,亲自带领军队七次北代曹军。
无疑,虽然列举诸葛亮放在五,但是,并不是说,诸葛亮排在第五,诸葛亮也当为三国最顶级的战略家。
(以上是列举,不是排名)
汉末三国五大顶级战略型谋士,其实和他刘封或多或少有关系的,也有两位。
荀彧,郭嘉。
尽管荀彧为曹操麾下,但是,荀彧对他刘封的期待很高,对他刘封的好感度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显然,荀彧虽然对他刘封好感度不差,但是还达不到让其背着曹操为他刘封出谋划策,去对抗曹操。
他刘封还是指望不上荀彧。
而郭嘉,这家伙,如今就在襄阳城中,在他刘封赏赐的郭府待着呢。
每天喝着他送的美酒好不快活。
但是,每当他去看望对方时,对方闭口不提任何出谋划策的事,甚至,最近随着北方曹操大胜消息传到襄阳,郭嘉似乎明白了曹操已经势不可挡之势了,欣喜万分,每日畅饮,见了他刘封脸上都带着异样的笑容,似乎在说,他刘封抵挡不了多长时间了。
端是让刘封牙痒痒的。
郭嘉,也暂时指派不上用场,并且,要招揽郭嘉还任重道远。
汉末三国五大战略型谋士,
两个和他刘封或多或少有些关系,但是显然暂时均指望不上,而徐庶提到的诸葛亮倒是让刘封内心升起一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