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齐三世 作品

第九十六章 庙堂锋芒(第2页)

话刚说完,另外一名面相略显凶狠的文官紧接着反驳道:“楚云义将军,你想打仗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还是太过于急躁。”

“呵呵,陈遇礼大人,你这话怎么说?”

“虽然拜洛维斯王国确实是募集了万人兵团北上协助科罗维亚帝国,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各地领主的预备役,真正的贵族精锐以及王国直属军仍然驻守在王国腹地,你有什么把握说北伐就能顺势收复失地?”

“打都没打,朝中大臣倒是先泄一半底气,以后谈什么光复故土?”

“在充分的准备下,底气才算是底气,否则就是意气用事。”

“好家伙,我怎么一提北伐你就百般阻挠,这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我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陈遇礼和楚云义分别是帝库司和神军司的宗郎,同张宪琮一样是一等一的朝廷大员,两人一人一句一来一去,简直就是通过言语不断过招。

“君上,北方流民是终究要解决的心头大患,眼下时局瞬息万变,不允许我们拿出太多资源对他们怀柔,不如就将他们化整为零.....”

楚云义不依不饶地呛了他一句:“哼,换作是你的话,你愿意妻离子散吗?”

“你真是信口雌黄,难道入了你的行伍北伐,最终就不会妻离子散了吗?”

“哼——”

“依我之见......”

本来帝君的心情不差,现在被楚云义和陈遇礼这两只庙堂上的大鸟叽叽喳喳了一波,弄得不光脸色阴沉,连双目都黯淡无光,看起来随时都有发飙的冲动。

正当周遭的官员准备看好戏的时候,有一位官员看准了楚云义和陈遇礼的对撕间隙,上前一步打断了他们:“君上,臣下有要事奏报。”

楚云义浮现出一脸的不悦:“张大人,凡事要讲究一个先来后到吧?”

陈遇礼用阴阳怪气的语气附和道:“呵呵,像这样胡乱打断别人的奏报,算什么?”

“等到两位争出一个高下,怕是大家准备好的奏报,都得硬留到第二天了。”

“哼——”

“你......”

楚云义和陈遇礼的脸上浮现十分露骨的反感表情,可帝君恰恰相反,脸色顿时阴转多云:“何事奏报?”

“君上,同样是关于北方流民涌入的事情,只不过......臣下以为不足为虑。”

“噢?”

就在其他大臣准备看张宪琮笑话的时候,他的神态却格外淡定,嘴角微微上扬:“臣下听闻煌南府有一处重镇,名字叫墨轩集镇,前不久,镇子上来了一个自称是从遥远的东华国远道而来的少年人,名字叫贺君安。”

“东华国......”

“此人容貌身形与我们煌夏人几乎没有差别,只是没有麒角和麟尾,初来乍到便展露出惊人的才华,备受玲珑钱庄大掌柜陆羽的赏识。”

“这个人与流民有什么关系呢?”

“贺君安先是利用玲珑钱庄的资材,招募流民作为贴身看护以及杂事筑工,后来还在镇子上开办新奇产业,大量招聘流民用工,不仅解决了流民的温饱问题,还促进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没错,”张宪琮点了点头,“正是这个道理。”

“可是,流民终究是涌入人口,换句话说就是多出来的一部分人,他们找到用武之地固然是好事,问题是归根结底......会不会牺牲本地居民的择业利益呢?”

“臣下做过相关调查,发现贺君安开办的都是新兴产业,同时,也在通过各种方式扶持和改革旧式产业,总体是在将墨轩集镇做大做强,而非拆了东墙补西墙。”

“嗯......”

“就拿最近来说,贺君安开办了一种特殊的产业,通过设置大型仓库的方式帮助走南闯北的行商以及本地商人保存货物,另外专门雇佣了一批流民负责将本地居民订购的货物准时送到他们家中,如此一来,既免去了行商驻足耽误的时间,又省了本地居民采买的麻烦,还创造了大量的用工人口。”

“这是......”帝君脸上露出了好奇的表情,“转职跑腿的?”

“贺君安称之为:快递小哥。”

“快递......”

“另外,最近贺君安还开办了一种纯粹由流民从事的产业,专门负责把饭馆打包好的热菜热饭按时按点送到各个居民手中,确保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填饱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