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齐三世 作品

第二百零八章 归途何在

“太过分了......”武熙语小声嘟哝道。

“确实。”应千秋双臂抱胸,露出十分不屑的表情。

“唔......”沐婉柔向赵汝龙投去了难以言喻的眼神。

“啧,”贺君安顺势添了一把火,“连我都想骂你几句了......”

赵汝龙不服气,理直气壮地反问了一句:“当时我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胸怀天下,心系社稷,换作你们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难道很难理解吗?”

“呵呵......”方鹤山冷笑了一声,“三十多岁......真是迟来的年轻气盛......”

赵汝龙煞有介事地解释道:“心态年轻也是年轻。”

“实话实说,换做是我的话,大概率不会参加戍边。”这个时候,贺君安斩钉截铁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为什么?”

“有点......冒失。”

“冒失?”

“听你的描述,基本就是得知拜洛维斯要南侵之后,仓皇之中召集各门各派北上戍边,既没有提出防御的计划也没有下达确切的集结地点,虽说对于江湖人来说可能不太敏感,但作为兵家来说算得上是大忌。”

“怎么说?”

“防御计划是通过对地形的考察,层层规划部署部队,进行阻断型防守的重要计划,至少要分解成三条防线,预留全军比例十分之一或以上的预备队,提前做好三种以上关于防线被突破的紧急预案。”

“嗯......”

“你们去的时候是不是心里想着扎堆在城墙上御敌就行了?”

“差不多......”

“像这样没有层次感的防御很容易被人海战术打破。”

“呃......”

“其次,集结地点对于部队的快速集结快速部署影响甚大,要根据以下因素作出合理判断:一、最好的情况就是敌人尚未开始攻城,在哪里集结?二、万一赶到的时候,龙喉城的壁垒已经失守了,在哪里集结?三、最坏的情况就是敌人迅速打下了龙喉城,在哪里集结?”

“这样啊......”

“无论是防守反击还是主动进攻,集结地点都关系到战略布局,所以我觉得你们那一次的行动十分冒失。”

赵汝龙反问道:“你从哪里学到的行军战略?”

“呃......”贺君安愣了一下,接着挠了挠后脑勺,“我义父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他教我的。”

方鹤山不解地问道:“你什么时候多了个义父?”

“啊哈哈......”贺君安傻笑了一下,接着话锋一转“除了戍边的行动欠考虑以外,我觉得肖绽姑娘说得也没错,确实应该让龙喉城陷落以激起忧患意识。”

“你赞成她的想法?”

“有一句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们沉湎于虚假的和平之中,天天过着夜夜笙歌的生活,往往会忘记眼前的美好都是一部分人负重前行换来的。”

“一部分人......”

“就是所谓的戍边军队。”

“嗯......”

“龙喉城陷落之后,即便是时隔十二年,在最南端的天门村也有普通人为了北方的安危而着想,要问为什么的话......因为没有人打心底里觉得自己是安全的。”

沐婉柔掂着下巴若有所思:“这样一想,朝廷不派援军也在情理之中,他们想激起煌夏子民的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