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路上闲谈(一)(第2页)

之后,乔澜突然想着他弟弟识字后,说不得要走科举之路,就向于子惠仔细打听起了关于这大渊国科考的相关事宜。

乔澜经过于子惠的解释说明后,她大概了解了这大渊国的科考制度。

原来这大渊国科考制度有点类似明朝的科举制度,但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的地方就在于,也是分成五个等级的考试,那就是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就是通过县、府两级考试后就成为了童生。院试就是有了童生资格后,再经过府、州考试,合格后就成了秀才。如果县试,府试,院试连考第一,被称作小三元。

乡试,也叫秋闱,每三年考一次,考试合格后,就成了举人,考试第一的话,被称作解元。会试,又叫春闱,考试拿了第一的话,叫会元。殿试,是通过会员考试后,才可以继续参考,考核合格后为进士及第,进士,同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第四名叫传胪。如果乡试,会试,殿试连考第一,就被称作大三元。

而不同之处就在于考试内容。这大渊国科考内容分为诗赋,算学,法学,时务策和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