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不识得母凭子贵四个大字?(第3页)
没再想,赵斯斯向后伸手,宫女连忙将锦帕递过来。
赵斯斯低头擦手,她并没有劝他回来,他去做什么是他的事,但她相信他能活着出来,这种直觉向来很准。
但眼下她需要魏常海承一份人情,有求必应,她看得出魏常海心里对她有些意见。
她也看得出魏常海一心一意只有他的皇上,她总是让皇上不好过,魏常海对她有意见在所难免。
情情爱爱有什么意义,大仇已报,日后赵家也有人去扫院子。
送走伏珺后又自己一个人坐在殿内,打量脚上的铐镣,冰归冰,有时候她怎么挣扎也没有把脚磨红,奇了怪。
细瞧,才发觉铐镣上似乎特意抹过什么东西,像是皮革般镀了软的外层,就是为了防止磨到她的皮肤。
大抵开春觉得热,她对手边那碗酸梅汤特别感兴趣。
白婵进来送春季所穿的羽衣时便看到她把那碗酸梅汤偿得精光,大概最近的汤药有些苦罢。
此时,赵斯斯推开隔间,穿过纱幔走去浴房:“备水洗浴。”
褪了衣物下温池,在水里她无意识抬手置在小腹处,那些花瓣洒在眼前瞬间将她拉回现实。
-
也是这些日。
而大夏同西楚边境,一战触发。
京城有多繁华富荣,战场便有多凄烈尸横。
边疆百姓四散,有逃来西楚,有逃去他国。
黑沉沉的天,号角扬鸣尘土飞扬。
“大夏同西楚之间的暗战也该结束了。”
谁赢谁胜未知,压不准。
但日后,百年后,天下绝对再无战事。
想要天下太平再无战事,最直接的方法该是吞并敌国在手,何来战役,何来边疆百姓的不易。
茶楼说书的都是些情情爱爱,客人不想买账,想听些边关事发的缘由,这些说书的向来路子偏。
“夫子可否讲讲边关大战的缘由,这为何要打?”
“是啊,我等非常之感兴趣。”
说书的夫子哪敢提及半点,指不定脑袋就没了。
“诸位公子有这儿闲情雅致在此饮茶,为何不去征兵上战场杀敌?日日想着他人的八卦实乃不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