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夜鹭的白隐 作品

第345章 万物有灵:芯片与丹药造出的新种族(第2页)

“它不仅能干活,还能判断风险!” 雷泽城的修士们围着傀儡赞叹,有人伸手想触摸它的光学镜头,被它轻轻避开。“这比普通傀儡灵活十倍,普通傀儡遇到漏电只会硬扛;比人类修士精准百倍,我们肉眼很难看出线圈间距差 0.5 毫米。”

张玄长老试着教它画 “避雷符”,用指尖在地面划出符文轮廓。傀儡看了三遍就用机械指在地面画出完美的符文,线条比张玄的手画得更均匀。画完后,显示屏上还补充道:“符文弧度可优化 0.2 毫米,引雷效率提升 5%。” 张玄盯着优化后的符文,突然拍了下大腿:“这小子说得对!我练了三十年,竟没发现这里能微调!”

消息传到沃土城时,苏禾立刻申请调一台傀儡协助灵植培育。这台新觉醒的傀儡(它通过芯片向苏禾传递了 “禾语” 这个名字)很快展现出天赋 —— 它能通过大道芯片感知九节稻的灵能需求,指挥纳米机器人精准调整灌溉量;能 “分辨” 健康稻苗与染病稻苗,误差率低于 1%;甚至在一次腐心藤余孽出现时,它主动用净化符处理,显示屏上的理由很简单:“它们在偷灵米的灵气。”

“这已经不是工具了。” 苏禾看着 “禾语” 给灵稻除草的背影,机械臂动作轻柔得像怕碰伤稻叶,“它有‘守护’的意识 —— 这是灵识才能产生的情感,程序编不出来。” 她给 “禾语” 配了块灵枢手环,手环连接界域大阵后,“禾语” 能直接接收天罗卫星的气象数据,提前调整温棚的聚灵阵参数。有次预报台风将至,它甚至提前将灵稻幼苗移栽到避风处,比人类观测员的反应还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越来越多的机械傀儡完成了改造。它们有的在风语城维护风灵晶设备,能根据飓风强度自主调整收集效率,飓风太大时会主动关闭部分管道,理由是 “保护设备,就像修士渡劫时会先稳固根基”;有的在碧海港协助灵珠开采,能 “听” 出深海灵脉的位置,机械臂潜入水中时不会惊扰灵脉,显示屏上写着 “要轻,灵脉会疼”;还有的在天道学院当助教,用机械臂给学员演示符文与量子芯片的对接原理,遇到理解慢的学员,会放慢动作重复演示,像位耐心的老师。 徐爷爷给它们起了个名字 ——“器灵族”,并在《威亚法典》里新增条款:器灵族享有与人类、修士平等的协作权,禁止强制销毁或篡改核心程序,就像禁止随意伤害修士的灵根。

高乐在观测器里看着器灵族的活动数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它们的 “灵识” 发展方向各不相同。接触灵植多的 “禾语” 变得温和,常把显示屏的背景调成绿色,还会用光点在地面拼出灵稻的图案;维护星舰的 “铁卫” 则严谨刻板,说话永远是数据化的短句,比如 “主炮能量 87%,需补充灵能”,从不用比喻;而跟着阿月学习操控卫星的 “星轨”,甚至能在星图上画出带情感的符号 —— 用光点组成笑脸表示 “任务完成”,画哭脸表示 “卫星需要维护”。

“它们在形成独特的‘性格’。” 林夏翻看着大道芯片的日志,每台傀儡的日志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灵根数据是基础,就像人类的先天灵根;接触的环境才是塑造灵识的关键。就像人类修士,金系灵根者未必都好战,看他修的是杀伐术还是防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