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缕烟火 作品

第1134章 关国华知道了消息(第2页)

“那好,就这么说定了!我要调到河东去的消息,先不要和别人说。”

“我知道。”

当秘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口要紧。

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哪个领导身边喜欢跟着个大喇叭?

“好,那你去忙吧。”徐雨萌点了点头道。

方晓晓前脚刚走,省长关国华就来了。

刚刚zong组部陈家明部长代表zong央和他谈话,告诉他,徐雨萌将调到河东担任省委书记,由他接任省委书记。

欣喜之余,他才反应过来, 上一次徐雨萌去中州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自己要卸任中南省委书记,改任河东省委书记了。

而且很显然,自己这么快就能够担任省委书记,肯定是徐雨萌向zong央大力推荐了。

最让关国华感动的,倒不是徐雨萌向中央推荐自己,而是她在知道已经要调离中南了,仍然不遗余力的在中央各个部委办局之间奔跑,为中南争取到了400多亿的财政专项资金,以及200多个项目。

而且在最后关头,还为中南省争取到了华夏农业科技大学,改变了中南省没有双一流大学的历史。

说真的,关国华是最既激动又感动。

得知调令后仍为中南奔波争取四百多亿资金、两百多个项目,甚至力促华夏农业科技大学落户———这哪里是临调前的常规交接,分明是拼尽全力为中南埋下未来十年的发展火种。多少干部在升迁之际忙着划清界限、撇清责任,可徐雨萌却像个守着自家田地的老农,临走前还要深翻几垄土,多施几把肥。

华夏农种大的落户,堪称神来之笔。这所双一流高校带来的,不只是中南教育资源的跃升,更是产业升级的引擎、人才汇聚的磁场。她比谁都清楚,中南的短板在科教,而补足这块短板,不是一届任期能见到成效的事。可她偏要当这个“前人”,甘冒“政绩不显”的风险,也要为后来者架好登高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