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第一个就怂了(第2页)
而瞿能虽然是开国将领,但不过也就是和顾成,袁洪一样的档次,他的父亲李文忠当时可是统领他们的人。
“瞿老将军这是觉得本帅没这能力统领大军吗?”李景隆的声音冰冷,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让人不寒而栗。
瞿能自然听出了李景隆话语中的不满和质疑,他连忙解释道:“大将军息怒,属下绝无此意。只是这五十万大军数量实在太过庞大,即便是有兵神韩信在世,也只能调度十万精兵而已。我这也是担心大将军的军令无法及时传达下去,导致贻误战机啊。”
李景隆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神色,他淡淡地回答道:“军令传达不下,那便斩了传达军令之人。贻误战机,其罪当诛!如此一来,剩下的自然都是能够将本帅军令传达下去的人了。”
瞿能一听这话,心中暗骂李景隆狂妄自大,但他也不敢再多说什么,生怕惹恼了这位大将军。他只得沉默不语,任由李景隆去自行其是。
就在此时此刻,广宁城中的辽王府内,气氛异常凝重。辽王朱植紧紧握着那封来自京城的传诏,仿佛这封薄薄的纸张有千斤之重。传召的内容清晰地摆在眼前:由于燕庶人朱棣擅自自立为王,皇帝朱允炆下令让朱植带领全家老小火速回京。
这道诏书虽然措辞委婉,处处强调当今皇帝对他们的关心,担心他们的封地离得近,容易被朱棣裹挟,所以才在大军即将抵达之前紧急召回他们。然而,朱植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背后真正的意图,恐怕谁都心知肚明——皇帝无非是害怕他们这些藩王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倒戈相向,投靠朱棣罢了。
朱植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决定。一旁的王府宾辅见此情形,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辽王殿下,您对此事有何看法?是否决定遵召回京呢?”
朱植沉默了许久,仍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他的内心其实也十分纠结,对于是否应该回京,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毕竟,他的封地与朱棣的北平相距甚近,对于目前的战局,他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