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都是水 作品

第485章 一场豪赌(第2页)

他们这些将领,原本是宁王朱权在就藩之时,从朱棣那里划分过来的。也就是说,这些将领实际上都是朱棣的旧部。如今,若是朱权要回京,这就让他们心里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心里很清楚,如果朱权真的回京了,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被并入周围朝廷直管的州府,甚至有可能被征调去攻打北平,去攻打他们曾经的老领导朱棣。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不情愿的事情。

毕竟,他们与朱棣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和感情。即便不能去帮助自己的老领导,至少也不希望对他兵戎相向。所以,众人心中都充满了矛盾和无奈。

就在这时,众将领纷纷附和道:“是啊,殿下,这要是回了京,恐怕就再也难以回来了啊。”

朱权看到在场的众人想法如此一致,心中不禁感到十分欣慰。于是用力地拍了一下桌案,说道:“好,那就这么定了!先生,你现在就去信给朝廷,本王便是要在这大宁,坐山观虎斗!”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眨眼间,十月已然来临。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季节里,李景隆率领的大军已然抵达河间,并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大战前的准备和调整工作。

与此同时,朱棣通过探子的及时汇报,迅速得知了这一重要情况。探子匆匆赶回,向朱棣禀报:“启禀殿下,南军现已抵达河间,正在调集大量车马和攻城器械,目前并未发现有分兵的迹象。”

这一消息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在场所有将领的心头,让他们都不禁感到一阵寒意袭来。毕竟,如此大规模地调集车马和攻城器械,其目的再明显不过——这显然是冲着北平而来!

然而,就在众人忧心忡忡之际,朱棣却突然放声大笑起来。他的笑声在营帐中回荡,显得格外突兀。众人面面相觑,对朱棣的反应感到十分诧异。

朱棣却是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哈哈哈哈,诸位不必惊慌。果然不出本王所料,这李景隆有了耿炳文的前车之鉴,自然不敢轻易分兵。他生怕被本王各个击破,所以只能选择和兵一处。如此一来,他已然中了本王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