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如山 作品
第82章 托举,壮家(第3页)
除此以外,厚泽峰也依旧归周修煜一家所掌,定下百年期限,在此期间,山中一切所得照旧分之。
可以说,周家对牺牲族人的体恤已仁至义尽。
只是,家族同族人之间,因血缘而恩重意深;但宗脉小家同子弟之间,又何尝不是因血缘而相连,自然也会发生诸多琐事。
都不说周文昊所在的六宗,光是其一脉所出的亲眷族人,就已然足以将这三千大功吃得一干二净。
这其中,虽然绝大多数是贪心作祟,攀亲缘以谋功勋,但也有不少是不得已而为之。
就如周文昊直系的祖父、叔公等诸多长辈,或是生养相亲的叔伯,还有郑氏所出的一众弟妹,这些皆是周修煜的亲人,体恤功勋自然也有他们的一部分。
因为自身是凡人,所以他们不愿同周文昊争抢,但现在年老命薄了,平庸无能了,周文昊还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老死,看着他们跌落草莽不成。
也正因如此,待一切事物安定,周文昊也修到炼气九重之际,体恤功勋已然不足一千大功,所以才不得不积攒功勋,以换化基宝物。
可以说,周修炀等族老所颁布的功勋制度,有利亦有弊,尤其是功勋可适当赠予,就更是会被有心人拿来钻空子,从而谋夺家族底蕴。
但于家族而言,这一制度永远都是利大于弊!
这可以让宗脉相近,小家和谐相爱,以减少家族纠纷;也可让修士亲近家眷亲人,不至于漠视血情,为无情无义之鼠辈。
在如今的周家,不知多少宗脉、多少小家在齐心合力,每个人都在尽各自的绵薄之力,以供养本脉本家修士登高,即为托举;而这些修士修为有所成,亦会反哺宗脉小家,或为延寿或为得法,即为壮家。
如此,为兴家壮族之根本。
而要是一个家族连本族血脉都不在乎了,修士漠视凡俗族人,漠视血亲后裔,那这个家族就算再强大鼎盛,又同家族二字有何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