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济民坊(第2页)

沈筝也叹了口气,“这已经不是我想不想接了,而是陛下压根儿没想过交给旁人。”

她方才一直在想,济民坊倒闭的根本理由,有二。

一是收支不平。

特别是在粮食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更难成事。

二是朝廷手段还不够狠。

济世济民,不代表圣母,反而更要明确底线,不得让人触碰底线半分。

“我再想想吧......”她道。

慈善机构确实难以立世,可如今的大周,也不是毫无优势。

收留那些无家可归之人,对她来说不仅是一项差事。

是为人、为官者的社会责任。

......

翌日一早,晨光微熹。

恣意居,华铎五人围着院中石桌而坐,写字、认字、朗读。

时至今日,她们认识的文字已经过百,自己的名字、沈筝的名字对她们来说,已经毫无书写难度,可以说是抬手即来。

但她们却不知这种进步算不算神速。

在余老师口中,她们是“读书认字的天才”、“沈府的栋梁”、“沈姐姐的左膀右臂”。

可在裴老师口中,她们又成了“还行”、“还得练”、“戒骄戒躁”。

“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帮上主子的忙啊......”佩玉将下巴搁在石桌上,叹气道:“吃主子的、喝主子的、穿主子的、住主子的、用主子的。穆清姐姐,我总有一种主子在外奔波忙活,我们在家享受美好时光的感觉。”

就好像......岁月静好是她们的,负重前行的是主子。

可这对吗?

明明她们才是丫鬟。

穆清写字的手稍顿。

她又何尝不是如此觉得。

可她不敢表露,也不敢懈怠,只想着努力些、再努力些,尽快能像华铎那般,能替主子办事、分忧。

她们四个都很羡慕华铎。

同样的不识字,可华铎力气大,会功夫,几乎日日都陪在主子身边,还能被主子手把手教导。

“莫要急躁。”她安慰佩玉,也在安慰自己,“主子信任咱们,咱们更得早日学成,替主子分忧。并且主子说过,教咱们读书识字,并非想让咱们有一番成就,而是不识字,在外头会吃很多暗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