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一字千金

崔明生听完何雨柱的话后,脸上露出了感慨的神情,他缓缓说道:“现在我总算明白上级为什么要调您来香江担任咱们公司的负责人了。虽然您之前没有在外贸领域工作过,但您的眼光却远远超过了常人啊!”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这一点恰恰是咱们公司所欠缺的,不得不说上级领导的眼光真是独到啊!”

何雨柱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崔主任,你就别趁机拍我的马屁了。咱们还是言归正传吧,崔主任,你觉得我这个方案怎么样?可行性高不高?”

崔明生认真地看了看方案,然后点了点头,说道:“何董事长,我认为您起草的这个方案非常好,完全值得一试。”

“一旦尝试成功,最少一年能为咱们国家带来上千万的外汇收入呢!这还不包含,建设工厂带来的就业等好处呢!”

何雨柱听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说:“那就好,不过除了龙口粉丝这个想法外,我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正好趁着你在,一起帮忙参谋一下吧!”

说完,何雨柱从抽屉里又拿出两份资料,轻轻地放在崔明生的面前。

崔明生带着满心的好奇,缓缓地拿起了面前的资料,然后全神贯注地阅读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五分钟后,崔明生终于抬起了头,他的目光直直地落在了何雨柱身上,脸上露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表情。

过了好一会儿,崔明生才开口说道:“何董事长,我不得不说,您的这两个方案的可行性真的非常高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惊讶和钦佩。

接着,崔明生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继续说道:“我强烈建议您将这三个项目一起向我们的上级进行汇报。一旦获得上级的批准,我们就可以同时推广和实施这三个项目了。”

崔明生心里暗自感叹,他实在没有想到,何雨柱除了那个龙口粉丝项目之外,另外两个项目的可行性竟然也如此之高。

第一个项目是在香江成立一家食品厂,专门生产那种在脚盆鸡国家刚刚流行起来的方便面。

而另一个项目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那就是在香江成立一家酒楼,但这家酒楼可不是一般的酒楼,它的定位是成为全香江最顶级的酒楼。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何雨柱计划从内地选拔一批最顶级的一级厨师来担任酒楼的厨师。

不仅如此,酒楼所用的食材也将直接采用赤霞国各地最顶级的食材,以确保每一位在酒楼用餐的客人都能够品尝到最顶级的菜品。

顶级的食材与顶级的厨师相搭配,无疑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但这也意味着这家酒楼的消费绝非普通人所能承受。

这家酒楼的目标客户群体,将会是那些来自香江和濠镜澳两地的富豪们。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高端客户,酒楼将采用会员制的营销模式。

会员将被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公、侯、伯、子、男。每个等级的会员都将拥有专属的楼层和菜品,以满足他们对独特体验的追求。

酒楼的会员注册将采取邀请制,这不仅能确保会员的质量,还能增加会员的尊贵感。

最低等级的男爵级会员,要求其在香江的资产不低于 10 万港币。随着会员等级的提升,净资产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每上升一个等级,净资产就要提高十倍。

在满足资产要求的基础上,男爵级会员每年需缴纳 1000 元港币的会费。

而随着会员等级的上升,会费也将翻倍增加。这种会费制度既能保证酒楼的盈利,又能体现不同等级会员的差异。

那么,何雨柱为何如此有信心将酒楼定位如此高端呢?其实,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岳父娄炳成。

如今,娄炳成已经成为香江的顶级富豪,他的影响力和人脉资源无疑是酒楼成功的关键。

只要娄炳成成为酒楼的公爵级会员,那么势必会吸引众多有钱人跟风而来,慕名光顾这家酒楼。

这家酒楼计划每年都会依据香江富豪们的资产状况来进行排名,然后根据排名前 100 位富豪的资产情况,逐年提高酒楼会员的门槛。

关于酒楼的名字,何雨柱早就已经想好了,就叫做“新华楼”。而发布的富豪榜排名,则被命名为“新华富豪榜”。

至于酒楼的招牌,何雨柱原本打算从 m 老师的题字当中挑选,但这需要得到赤霞国高层的批准才行。

如果无法获得赤霞国高层的批准,那么他恐怕就只能亲自下场,为新华楼题写招牌了。

“既然崔主任你也暂停了我其他两个项目,那就麻烦你以公司的名义向四九城打申请吧。只要能够得到四九城高层的同意,咱们就可以立刻着手准备相关事宜了。”何雨柱说道。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人办。”崔明生干脆利落地回答道,随即将何雨柱起草的三份方案书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中,然后转身快步离开了何雨柱的办公室。

这三份方案书犹如三把金钥匙,被崔明生紧紧握在手中,仿佛它们承载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

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慎重,似乎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传递文件,更是一项关系到重大决策的重要任务。

当联合进出口公司的方案最终抵达四九城对外贸易部时,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对外贸易部陈部长在仔细阅读完这三份方案的内容后,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他深知这些方案所涉及的事项并非他一人能够轻易决定,如此重大的事情必须要向更高层级的行政院请示。

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耽搁。对外贸易部陈部长毫不犹豫地拿起报告,匆匆走出办公室,径直奔向早已等候在门外的专车。车辆疾驰而去,车轮滚滚,仿佛在与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