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星1006 作品

第 707章 比较(第3页)

其实这个时期光是领导干部的各种隐形福利,就足以让他们的日常生活相当优渥了,远超普通干部职工的各种票据,也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而已,每年厂子里招工,这些厂领导干部都会分到不等数额的招工指标,要知道在当时一个正式工的招工指标,在外面基本上都是接近三年的工资总和,从学徒工到正式转正一般都是三年,学徒工第一年一般都是每月十八块五的工资,第二年在二十多一点儿,第三年转正则是三十三块钱左右,因此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一个正式工的工作指标,按照具体工种不同,一般都是在四五百块钱到八九百块钱不等。

在当时想要从街道办事处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工作指标可是相当不容易,除了按照政策需要优先照顾的军烈属、退伍转业军人,以及特困家庭,剩下的那点为数不多的名额,想要靠着排队等分配,那可就太难了。

因此那些工厂领导干部手里的招工指标的实际价值可想而知,许多人没有办法从街道办事处获得工作机会,就只能想方设法自已花钱购买工作指标。

还别觉得花上五六百块钱买到一个正式工作不值,要知道当时各个单位可是福利待遇相当优渥,只要成为正式工,不仅能够单位分房、而且医疗报销,就连家属也享受部分报销的福利,更重要的是只要成为正式工,那就是拿到了一个铁饭碗,只要不是自已作奸犯科、被捕入狱,这份工作就可以传给自已的后代,没有特殊情况单位很难开除一个正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