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太平洋战争(第3页)
楚云飞和周卫国都表示赞同,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行动建议。三人一直讨论到深夜,最终敲定了接下来一系列“闪电”行动的基本方案。
接下来的两周里,独立旅又连续发动了五次类似的突袭行动,分别袭击了鬼子的车站、油库、小型兵营等目标,每次都取得了显着战果,并安全撤离。
这一系列行动,让鬼子在泗水地区陷入了被动局面。他们不得不增派大量部队加强各个据点的防御,原本计划的大规模“扫荡”行动也被迫推迟。
而独立旅则借此机会,继续加强训练和装备,进一步提升战斗力。特别是通过这些实战,部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各种作战体系也更加完善。
张合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满意地总结道:“通过这一系列‘闪电’行动,我们不仅打击了敌人,更重要的是,让独立旅真正成长为一支能够与鬼子主力抗衡的劲旅。接下来,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坚持不懈,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初冬的一个清晨,张合站在泗水城墙上,望着远处渐渐苏醒的大地。过去几个月里,独立旅通过一系列“闪电”行动,不断打击鬼子的据点和补给线,极大地扩大了根据地的范围和影响力。
赵刚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一封电报:“旅长,刚收到总部的紧急电报。”
张合接过电报,仔细阅读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凝重。
“怎么了,旅长?”赵刚关切地问。
张合深吸一口气:“鬼子在太平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同时进攻了英国、荷兰在亚洲的殖民地。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赵刚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世界大战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张合沉声道,“美国、英国这些强大的国家正式加入了对日作战,华夏不再是单独面对鬼子的侵略。但同时,也意味着鬼子可能会更加疯狂,为了获取资源,对华夏的掠夺会更加残酷。”
他转向赵刚:“立即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紧急会议。我们需要讨论在新形势下的战略调整。”
半小时后,独立旅的主要将领齐聚一堂,张合将最新的国际形势告诉了大家,引起一片哗然。
“这对我们是好事还是坏事?”王山直接问道。
张合思索片刻:“从长远看是好事。鬼子同时与美英等国开战,必然兵力分散,对华夏战场的压力会相对减轻。但短期内,鬼子为了保障资源供应,可能会加紧对华北、华中地区的控制,尤其是对铁路沿线和资源产区的掌控会更加严密。”
楚云飞补充道:“根据我的分析,鬼子在珍珠港的突袭虽然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从长期来看,他们犯了战略性错误。美国的工业实力远超鬼子,一旦全面动员起来,鬼子必然不敌。”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周卫国问道。
张合走到地图前,指着华北地区:“现在,鬼子在华北的铁路沿线部署了大量兵力,目的是保障资源和物资的运输。这些铁路,成了鬼子的生命线。”
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几条铁路线:“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切断或干扰这些运输线,就能极大地削弱鬼子的战争能力。因此,我决定调整我们的战略重点,从袭击据点转向破坏交通线,特别是铁路。”
众人仔细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具体来说,”张合继续道,“我们将分成几个方向行动。特战大队负责深入敌后,袭击重要桥梁、隧道和车站;机械化团则作为主力突击部队,负责较大规模的作战行动;炮兵团提供远程火力支援;突击营和其他步兵部队负责掩护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