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挖春笋

三四月份正是春笋疯长的季节,还没走进竹林,就能看到边上,有笋尖冒出土面。

宋芫挑了看上去最嫩的一棵笋,拿着锄头,小心翼翼地把笋尖周围的土,一点点刨开。

直到整棵笋露出“庐山真面目”,他再用锄头使劲往下一刨,笋就挖出来了。

捡起笋掂量了下,莫约四五斤重。

宋芫将笋扔进背篓里,剩下的笋都有些老了,他就往竹林里面走。

牛婶不愧是挖笋的好手,他只刚挖了一棵笋,牛婶背篓里已经有三四颗笋了。

“春笋一定要嫩的,那些老的就不要挖了。”牛婶还教起了他,怎么看笋嫩不嫩。

比如先看笋壳,挖笋时,一定要首选嫩黄色外壳的笋,这种笋是深埋在土里,刚挖出来的,很新鲜。

再者看笋节,笋是节状生长的,如果节与节之间的距离,越近越紧密,说明笋肉就越细腻。

最后看笋形、笋体。

上部大而底部较小的笋,笋壳少而笋肉多。

宋芫认真听着,边点头。

等牛婶说完,他笑嘻嘻:“还是婶子你懂的多,牛叔能娶到您,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牛婶羞红了老脸:“就你嘴贫,快挖你的笋去。”

宋芫之前陪同身为美食博主的朋友,去乡下挖过笋,当时还有个老乡教他们怎么挖笋。

和牛婶说的大致相差无几。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地面坑坑洼洼的,是被其他人挖过,留下来的笋坑。

宋芫转了个身,脚下碰到一棵笋,他弯腰看了看,眼睛顿时一亮。

随即把笋挖了出来。

这颗笋从整体来看,上下粗细都差不多,味道也会更鲜嫩。

老乡教他辨认笋的时候,也说过,那种上细下粗的笋,上面的比较嫩,而下面的笋肉,则稍粗糙一些。

这种笋的上面部分可以炒着吃,下面部分适合炖煮。

宋芫专挑着嫩的笋挖,虽然挖的很慢,但竹林里的春笋太多了,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背篓里就已经装不下了。

他背着沉甸甸的竹篓往回走,边看见牛婶坐在地上,剥竹笋。

牛婶手握着柴刀,用刀口往笋根插进去后,由下往上轻轻一推,刀口一转,就剥出来一颗白白嫩嫩的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