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连连失利(第2页)
更可怕的是,河面上不知何时拉起数道铁索,将火船尽数拦截在距城墙百步之外。
“撤!快撤!”
但为时已晚,埋伏在两岸的朝廷伏兵四起,箭矢如蝗。
辰王大军损失惨重,不得不仓皇撤退。
黎明时分,残兵败将退回大营。
李景琰面色铁青,铠甲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
“顾千帆!”他一把揪住顾千帆的衣领,眼中杀意凛然,“这就是你的妙计?”
顾千帆面如死灰,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他怎会知道瑶光城早有防备?
史书上明明记载赵严有勇无谋......
“王爷饶命!”顾千帆扑通跪地,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属下、属下也不知守军竟会......”
“不知?”李景琰一脚将他踹翻,“折损我三百精锐,你一句不知就想搪塞过去?”
“王爷,您再给属下一次机会,这次属下一定能想出万无一失的办法,助王爷拿下瑶光城!”
顾千帆声泪俱下,磕头如捣蒜,额头很快就磕出了血印。
辰王居高临下地看着顾千帆此刻狼狈的样子,念在他先前献计攻下昭平城的功劳上,最终还是压下了杀意,冷声道:“若再失败,本王定将你碎尸万段!”
顾千帆如蒙大赦,连声道谢,心中却更加惶恐。
他知道,自己若想活下去,就必须拿出真正的本事。
可他前世就只是个普通举子,对军事一窍不通,如今只能绞尽脑汁回忆史书上的只言片语。
前世,他成为鬼魂后,曾在人间飘荡过一段时日。
那几年他一直跟在宋二林身边,跟着他来到所有学子都梦寐以求的翰林院,亲眼见证史官们编纂《孝灵帝实录》的经过。
这“孝灵”自然是辰王给康瑞帝定的谥号,意在讽刺其昏聩无能。
行尸走肉般回到住处,顾千帆将自己关在房内,不断抓着头发,状若疯癫。
“一定还有别的办法......”
顾千帆当时虽为游魂,却将那些史册内容记得一清二楚。
那些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的战役细节,此刻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
“对了!”
顾千帆突然直起身子,布满血丝的眼睛里迸发出癫狂的光芒。
他记起《孝灵帝实录》卷七记载——康瑞八年四月,瑶光城守将赵严因贪功冒进,中伏身亡!
顾千帆捂着脸,突然发出哧哧的笑声:“对!不是我的计策有问题...是时间不对!”
“史书记载的战役发生在五月,而现在才四月初!”
这个发现让顾千帆如获至宝。
他连夜求见辰王,献上新的计策——按兵不动,静待时机。
辰王姑且信了他的话,暂且按兵不动。
四月廿八,瑶光城。
果然如顾千帆所言,守将赵严见辰王军队久围不攻,渐渐放松警惕。
这日接到探马来报,说发现小股敌军在城西运粮,当即亲率五百精兵出城追击。
“王爷神机妙算!”副将看着远处扬起的尘烟,兴奋地抱拳,“赵严果然中计了!”
李景琰冷笑一声,挥手示意埋伏在两侧山林的弓箭手准备。
然而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本该空虚的瑶光城头突然城门轰然关闭。
与此同时,赵严率领的“运粮队”突然调转方向,竟是一支伪装过的精锐步兵!
“有诈!”李景琰脸色大变,“鸣金收兵!”
但为时已晚。
山谷两侧滚下无数火油桶,瞬间将退路封死。
箭雨从四面八方袭来,辰王军队顿时乱作一团。
混战中,李景琰肩头中箭,在亲卫拼死护卫下才杀出重围。
回到大营清点人数,竟折损了近半兵马!
“顾!千!帆!”
主帐内,李景琰一把掀翻案几,地图沙盘哗啦散落一地。
“王、王爷...”顾千帆哆嗦着向后爬去,“这不可能...史书明明记载...”
“住口!”李景琰一脚踹在他心窝,剑锋抵住咽喉,“两次献计,折我上千精锐。今日若不将你千刀万剐,难消本王心头之恨!”
“王爷我还有用,我可以助您攻下皇城!”顾千帆惊恐地抱住李景琰的腿,“我知道皇城还有一条密道,可以直通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