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粮食太多了也愁人(第2页)
随时都可能被人觊觎抢夺。
宋芫捏了捏眉心,只觉得肩头的担子沉得快要压垮人:“先前总想着多囤些粮,能让县里百姓安稳度日,却没料到......”
消息会被如此精准地捅出去,还被人刻意放大,变成引狼入室的诱饵。
他原以为藏粮于民、广种高产作物是万全之策,既能让百姓吃饱饭,又能悄悄积攒实力,却忘了乱世之中,“富足”本身就是原罪。
但,宋芫从未后悔接下这百万亩良田的差事。
粮食是乱世中最硬的底气,哪怕为此承担风险,也值得。
至少,这几年里,云山县的百姓不必再为一口吃食发愁,田庄里的庄户能靠着耕耘安稳度日,连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也能在这里寻到一条活路。
甚至,他还有充裕粮食能送往北疆、辽东,解了那边的燃眉之急。
想起鹰哥传来的感谢信,说辽东将士靠着他送去的粮食,熬过了最艰难的寒冬,宋芫心中稍感慰藉。
那些粮食,或许换不来金银,却能救下成百上千条人命,能让边关的将士多一分坚守的底气。
这就够了。
转瞬间,脑海中念头纷繁复杂,却让他原本沉郁的心绪松动了些。
宋芫定了定神,接着把话说完:“田庄的老弱妇孺也将帮忙搬运粮食,我已让人将县城内空置的宅院和库房都腾了出来,安置他们不成问题。”
“宋哥哥的心总是太软。”李言澈看着他,语气似叹似赞。
乱世之中,心软是弱点,可宋芫的这份软,却总能凝聚起旁人难及的力量。
就像田庄里那些庄户,明明可以四散逃难,却愿意留下来陪着宋芫守着田地,不就是念着这份实打实的恩情?
宋芫笑了笑,没接话。
他不是心软,只是见不得人白白送死。
尤其是那些本可以好好活着的人。
“不说这些了。”宋芫收敛心绪,问道,“小石榴,云山县的城防可有安排?”
李言澈看向詹清越,后者会意,取出一张城防图铺在案几上。
“这两个月来,县衙已征调民壮一千,届时将分守四门。”
“惠王府护卫军两千人作为机动兵力,随时支援各处。”詹清越指着图纸上的标记,“此外,我们在城外三里处设了三道防线,以迟滞敌军进攻。”
宋芫仔细查看图纸,发现布置得相当周密,詹清越不愧是谋士出身,连几处隐蔽的暗渠和可以用作瞭望的高塔都标注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