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命不该绝(第3页)
“今年至今没有下过一场大雨,哪里雨水大了?”大麻花道,“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
张明儿也不跟大麻花斗嘴,只是摇头。
应皇子看着田里即将成熟的庄稼,问张明儿,“那依你看来,该如何避免积涝?”
“首先当然是要加高渠坝,以免水渠里的水倒灌出来。”张明儿扫视着四周,“其次最好是田地四周能有出水的去处,若遇到大雨或是山洪,积水可以从四周分流出去。如此,可以确保农田不受影响。”
“这里一马平川,去哪里寻出水的地方?”大麻花道。
“我倒是有个主意。”张明儿说着眼睛一亮,“只是不知道皇子有没有这等辛苦。”
“讲来听听。”应皇子道。
“我们可以在农田四周各挖一个蓄水池,平日里在农田边上打一道坝,防止旱时水流出去。到了下大雨时,只需开一个口子,田里的积水就会流泻而出。挖出来的土还可以用来加高渠坝,岂不是两全其美?”张明儿比划着说道。
“你说得轻巧。如今田里的活还做不完,你这又是挖又是加,去哪里找那么些人手?”大麻花道。
应皇子沉吟着没有说话。他本来就是一个小心的人,凡事都要做到有备无患。张明儿这番话正触动了他的隐忧。每每看着那些黄灿灿的玉米,被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的小麦,他心里都是又喜又忧。喜的是今年虽然是头一年地生,但所有的庄稼都长势喜人。忧的是,长得好还得要收得回。只有将田里所有的庄稼都颗粒归仓,他这颗心才能放回肚子里去。
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回去夜里才问老夫人,有没有听过龙年不种田这句话。
“这话倒是不记得。”老夫人回想着说道,“只是记得府里的老人们常说闯过龙蛇年,赛似活神仙。许是龙蛇年日子不好过罢?”
应皇子点头。府里的老人大多是种田出身,说这话肯定是跟种田有关。
“这话是那个张明儿说的?”老夫人问。
应皇子点点头。把张明儿的话给老夫人转述了一遍。
“嗯。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老夫人道,“这寒暑雨雪都是有定例的。就像老年人常讲的:冬下不冷年下冷,年下不冷月下冷,该着冷的时候总是要冷的,迟早而已。这雨水也是一样。今年一夏天都没怎地下雨,只怕秋雨会多。”
说完又道,“唉,这田里的学问可多着呢。老话讲三天能学个买卖人,可一辈子也当不好种田汉。”
“种田是靠天吃饭,不是人力所能为。”应皇子道。
“你跟撒子他们商量没有?”老夫人问。
“撒子也说宁愿白费功夫,也不能让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应皇子道。
“嗯。那就去做吧。”老夫人说着,对云儿说道,“明日起,有什么好的只管做来,无需再节省。让人们吃的饱饱的,挖渠可不是一般的营生,累着呢!”
张明儿一听应皇子采纳了他的意见,很是高兴。主动提出要跟他们一起干。应皇子他们本来没把他看在眼里,没想到张明儿干起活来是一把好手,懂得又多,很快就取代撒子,成了主力。应皇子他们渐渐也对他取消了戒心,话也多了起来。跟他问东问西,打听外面的消息。
“你可有听到朝歌有什么传闻?”这天,从不掺和他们谈话的老夫人忽然问道。
“朝歌的传闻,那可太多了。不知道老夫人想知道些什么?”张明儿问。
“有没有听到几位王爷如今怎样?”应皇子知道老夫人的意思,进一步问道。
“几位王爷?哪几位?”张明儿道。
“哎呀不就是仁义礼信四位王爷吗!刚才还自夸什么都知道,这下露馅儿了吧?”大麻花道。
“这个,我还属实是没听过。”张明儿道,“若是你们想知道,我倒是可以回去帮你们打听。”
“不用。”应皇子忙道,“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