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音 作品

第61章 怎么回事

徐子义道,“三皇子也急切的想要知道皇子的境况。知道皇子如今已在此平安落脚,甚是欣慰。问我新皇可有从中阻挠。我说皇子等一过了黑水关,行至荒无人烟之处,新皇派来追杀的人便也到了。因皇妃临产,皇子一行改道至集镇。从而躲过一劫。可追杀的人也一路跟到了集镇,为掩人耳目,故而没有立即下手。……”应皇子听着徐子义给三皇子的讲述,觉得那就像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久远的他都有些淡忘了。如今听着徐子义的讲述,从别人的视角,看这一路的艰辛,真是恍如隔世。

“也是贼人胆底虚。若是他们立即动手,我们全无防备,断不能幸免。更不会被人识破了行踪,告知皇妃。——我讲到这里,三皇子问怎么不是告知皇子,却是告与皇妃?我便将皇妃为帮村人出头,乔装成叫花子去见张明儿的经过讲述了一遍,三皇子听罢,又是笑又是叹,说是皇子福泽深厚,故而得遇皇妃,一路逢凶化吉。”

“说来也是啊!”大麻花看着撒子说道,“这一路几番遇险,都是因为皇妃,有意无意间得以避开。先是临产——若非皇妃临产改道,我们在荒野里被他们追上了,那还不是螃蟹进热锅——只死没活?后来在集镇,又是皇妃通过张明儿知道了杀手,让我们有所防范。还有,是皇妃的画像,我们才知道来的是什么人,更不要说,来到这里,那完全就是因为皇妃……”

“嗯!”撒子点头,“这么说来还真是如此。”

“这也是皇子吉人天相,故而能逢凶化吉。”徐子义道,“在听到新皇仍不死心,竟又派追兵欲前往大荒山一路追杀,三皇子气的双目圆睁,双拳紧握,可却是什么也没说。足见三皇子如今已颇具城府。皇子也大可放心了。”

“那三皇子看见遗诏可有说什么?”撒子问。

“如我刚才所言,三皇子费尽心思将遗诏留与皇子,便是知道新皇不会就此放过皇子,留下遗诏让皇子以此自保。他在山北虽然消息闭塞,但也有渠道能得知朝中的动态,知道遗诏并未现身,而皇子也下落不明。他不知道皇子有没有找到遗诏,也不知道皇子是逃出生天还是已遭毒手,因而日夜忧心。看我拿出遗诏,又惊又喜,问皇子是怎样找到,又问我为何拿来给他。我便将皇子所言转述了一遍,要三皇子韬光养晦,以待时机。有义王的人马和先皇的遗诏集于一身,进可挽狂澜于既倒,退可保家国平安。三皇子闻言半晌无语,说这都是该皇子所得,他是鸠占鹊巢。”

“应弘此言差矣。”应皇子笑道,“我一发配罪囚,能保住性命已属万幸,何来该我所得?”

“这是皇子大度。以大局为重。将自身得失弃之脑后。”徐子义道,“可知若是新皇东征事败,被毛地列反攻,而三皇子此时突袭而来,击退毛军……那,届时可是将有可能入主东宫的呀!”

听到这话,撒子的心脏先就砰砰跳了起来。入主东宫?那不就是当皇帝吗?!应皇子当皇帝?!他跟大麻花对视了一眼,真有这个可能吗?

“若能如此,实乃我大英朝之幸。”应皇子道,“应弘忠义,定然会是一代明君。”

“可……”撒子看看应皇子,又看看徐子义,没有说下去。

“不说这些了。”应皇子道,又问徐子义:“如今应弘手下究竟有多少人马?”

徐子义摇头叹息,稍后才说道:“三皇子这个镇山王,听起来名头不小,实则手下还没有康俊生的人手多。行营内不过是四五千人马。倒是义王的人手遍及山北,只是未做统计不知究竟多少。我已告知三皇子,让他知会各头目,让他们暗中招兵买马,加以训练,以备后用。”

“这些人会不会只是表面听命于三皇子?”应皇子担心道,“据我猜测,这些人必是一些乌合之众,被义父以利相诱,才依附于义父手下。如今义父势衰,他们必定会做鸟兽散,怎么还会一心听命于应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