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烧人滚烫的夏天
“我并非是为了银子纠结。只是想到徐大哥和应弘戎马倥偬,将家国安危背负在身上,是何等的壮烈。而我却只能蜗居于此,昏昏度日。”应皇子说着长叹一声,“惭愧啊!”
“这不是人家不要咱们嘛!要不我们能流落到这里?”皇妃安慰应皇子道,“虽然你人没有去,可那些银子不比多少人管用?而且我们还能继续种粮食,等徐大哥明年来了,又会给他存下不少的银子。这不也是我们的贡献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尽所能嘛,又不是说非得去打仗才是好样的。”
“徐大哥明年只怕不会再来了。”应皇子道。
“为什么?怎么啦?”皇妃忙问。
“若新皇东征属实,必然会在明年一开春便开始行动。届时,应弘也该有所准备了,徐大哥哪里还顾得上来这里。”应皇子道。
“那张明儿是不是也不会再来收粮了?”皇妃问。她之所以那么大方,也是想到明年粮食一收下来就又有银子进账了,所以才连根把那点银子都给了徐子义。要是张明儿再不来了,那她们不就是身无分文了嘛?“那我们还种那么多粮食做什么?”
“地已经开出来了,不种岂不是又荒了?”应皇子道。“只是明年没有那么些人力,要多种些玉米了。”
“可卖不出去怎么办?我们要是有什么变动,总不能背着粮食行动吧?”皇妃道。
“若战事一旦爆发,此地便是最安稳的所在,你还想要去哪里?”应皇子道。
“那我们还那么辛苦种那么多粮食干嘛?”皇妃道,“能自给自足就行了。”
“战事就像风暴,率先裹挟其中的便是百姓。被抓丁的抓丁,逃荒的逃荒,谁还会去种田,届时粮食只会更加短缺。”应皇子道。
“那张明儿肯定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良机的。”皇妃高兴道。“我们的粮食也不愁卖了!”
应皇子不语。
皇妃知道应皇子想的肯定不是赚钱的事,便转而说道:“就是不卖钱,多种些粮食也是有用的,对吧?万一真有人逃荒来到这里呢?”
“真要有人逃荒到这里,便说明毛军已然反攻进了我朝境内。”应皇子忧心道。“百姓才会背井离乡,四下逃散。”
“有三皇子这只奇兵,到时候一定会打的他们屁滚尿流的。”皇妃宽慰应皇子。
说到三皇子,应皇子心下稍宽,说道:“但愿新皇此次出征能一举取胜,便是你,我,三皇子,一辈子都固守原地,也胜过百姓流离失所。”
皇妃不知道应皇子一个堂堂皇子,从小锦衣玉食,脚不沾贱地,哪里来的这么多民间疾苦。不由得说道:“你要做了皇帝,肯定会是一个好皇帝。”
应皇子一笑,“若是只靠妇人之仁便能做的好一国之君,那天下人岂非都是真命天子?”
“你还是皇子嘛。”皇妃道。“天下人又不是都是皇子。”
“人贵有自知之明。”应皇子道,“我心无沟壑,不善权谋,不能威服百官,又怎能做得了一个好皇帝?”
“那三皇子又懂什么权谋?!”皇妃道,她倒不是想让应皇子做这个皇帝,只是看不惯他这样妄自菲薄。也心疼他从小被打压,遇事不会争取,只会拱手相让。
“怎么又说起应弘来。”应皇子笑道。
“既然你把遗诏又给了三皇子,不是就准备着让三皇子利用遗诏来让瑞皇子让位吗?瑞皇子一退位,到时候就剩下你和三皇子两个皇子了,可不就除了你就是他了吗!”皇妃道。
“我将遗诏交与应弘,并非是为了争夺皇位。”应皇子正色道,“皇位乃是天定,若新皇遵循王道,任用贤臣,远离奸佞,则此次出征无论胜败,都不能动摇国本。届时遗诏便会成为一张废纸,不管是谁拿出来,百官和百姓都不会认同。”
“那他要是不遵守王道呢?”皇妃问出来才想到,又说道,“瑞皇子不顾先皇的遗命,将你们这几个皇子杀的杀,赶的赶,三皇子要不是有个好岳父,也早就没命了。他还会有什么道!就是个无道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