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 暗潮(第2页)

太后指尖轻抚“应无所住”四字时,忽然在“住”字的最后一顿上触到细微凸起——就着烛光细看,竟是老翰林用笔锋藏了道梵文真言。

这般功夫,非得要执笔人焚香沐浴、凝心静气,写一字便调息半刻不可。

老翰林的书法精彩,牧野的讲解也是绝伦。

但是顾宁只想听第二个版本,他嗅到了八卦的气息。

他拉拉牧野的袖子:“你快讲讲第二个~”

牧野:“......”

他早就看出了顾宁眼中的八卦之色。

“第二个,无外乎‘情’之一字......”

“那位老翰林姓沈,是先帝的启蒙老师,也是太后的表兄。当年先帝驾崩时,朝局动荡,多亏沈老以三朝元老的身份力保幼主登基。”

牧野借着斟酒的动作,指尖在案几上画了个“十”字:“十年前太后大病,沈老在佛前抄经百日祈福。今日这卷《金刚经》,怕是他熬着风烛残年的身子,又抄了一遍。

顾宁恍然,转头望去,果然见太后正轻抚经卷扉页——那里有个极小的朱砂印,形如并蒂莲,正是沈家族徽。

大宫女接过经卷时,太后还特意嘱咐:“仔细收在哀家的紫檀匣里。”

殿外忽然传来沙哑的咳嗽声。

顾宁循声望去,只见廊柱阴影处站着个佝偻老者,白发用一根木簪随意挽着,正望着殿内含笑点头——正是沈翰林本人。

老人家显然不愿入殿惊动众人,只是默默守候在此。

太后似有所感,忽然转头看向殿门。

隔着满堂珠翠,两位老人目光相接的刹那,牧野轻声道:“看见了吗?那经卷里还夹着东西。”

顾宁仔细看去,经卷边缘露出半片干枯的花瓣——是沈家老宅的百年山茶,当年太后做姑娘时最爱的花。

左相邬英武看向右相刘文柏,刘文柏向他举了一下酒杯,眼中满是得意之色。

邬英武气的把手中的酒杯重重放下。

刘文柏终于把几个月前那场满月酒的场子找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