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杯鸳鸯 作品
第351章 棋局(第2页)
顾宁一时不知道说什么,牧野在外用命守护的大夏,内里竟然出了奸细。
竟然还是庆帝默许的。
陈玉堂是在整理兵部旧档时发现端倪的。
那夜他潜入机要库,在落灰的军械调拨记录中发现异常,柳怀仁批给雁门关的特制箭簇文书上,赫然留着庆帝的朱批圈点。
更可疑的是,本该被销毁的北狄密函副本,竟整齐收在紫衣卫的密匣中,每封都盖着“御览”印戳。
陈玉堂攥着密函的手微微发抖。
他终于明白,那些“疏漏”都是精心布置的陷阱。
庆帝早知柳家通敌,却放任他们传递假军情,甚至借北狄之手除掉周衍。
如今厚葬忠骨,不过是为了给这场权谋画上完美的句号。
顾宁不明白,顾宁有疑虑,所以他问:“一定要这样吗?他们可都是在帮陛下守护这个江山......”
陈玉堂指尖轻叩窗棂,望着远处太庙的灯火:“你还不明白吗?这些年庆帝所有的布局,都是他的一场棋局。”
顾宁摇摇头,朝堂之事他不懂。
陈玉堂摩挲着腰间断刃:“先是借北狄的刀杀了周将军,再以追查奸细为名清洗军中旧部。好一招一石二鸟。”
庆帝以“年高德劭”为由,将镇守西境二十年的老将赵崇明调回京城,加封“辅国大将军”,实则剥夺其兵符。
从赵崇明旧部被拆分至各地,亲信将领或明升暗降,或调任闲职。
另派心腹文官担任监军,美其名曰“协理军务”,实则监视将领。
边关粮草调度改由户部直管,掐住军队命脉。
到提拔寒门将领,如萧景等,他们无世家背景,只能依附皇权。
雨丝斜飞入窗,打湿了案上的疆域图。
顾宁问道:“那柳家呢?”
陈玉堂冷笑:“至于柳怀仁这条狗,怕是不知自己死期将至。庆帝默许他通敌多年,等的就是榨干最后一点用处。”
“现在好了,他的最后一丝价值也无了。”
烛火在军帐内摇曳,牧老将军端坐在案前,手中捏着牧野的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