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前夫他妈罩我去战斗47(第3页)

更有嘴臭的,甚至会说这是有心算计娘家房子。

“妈,现在买房也不容易,据说国家正准备进行商品房改革,我和老三都想再打听打听,等政策彻底定下来了再买。”

袁安倒是没遮掩自己的真实想法:“现在买了,正卡在这个节点上,我怕手续出问题,不如等一等。”

八十年代末期,城市商品房陆续出现,手续也开始正规,有房产证,交易更有保障。

侯素芹赞同:“你们人口少,以后买个二居室的楼房也挺好,孩子上学方便。”

这钱她留下了,照样打了欠条。

袁吉还想说什么,袁安拦住了他:“妈要打就打,她打了欠条心里舒服,咱们听她的。”

侯素芹看了袁吉一眼:“听你二哥的。放心,我缓过来就马上还你们,利息就按银行的给。”

兄弟俩悻悻地接过条子。

到了周一,工商局来了领导,和市场管理办的负责人一起给摊主召开了档口认购动员会。

其实也不用动员。

有钱的恨不得多买几个,没钱的任凭你说得再天花乱坠也变不出人民币。

侯素芹让姜芙去听听,她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万一听不懂,还不知道问谁。

留下她看摊,姜芙带着纸笔去开会。

“瞅瞅你,年轻的时候就死犟,到老了也不长记性,何苦呢?这罪遭的,才几月份啊,就汗珠子摔八瓣儿,为了赚那一毛八厘……”

刚送走一个顾客,侯素芹忙着收拾东西。

还没弄好,她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声音里还带着明显的嘲笑。

侯素芹一抬头,正对上袁丰收那张瘪茄子脸。

她第一反应就是,这老登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

但她绝对没有心疼,而是十分畅快哈哈哈!

真是活该啊,跟着你那个心肝宝贝一起生活,连饭都吃不饱吧?

就赵淑梅那个手艺,真挺一言难尽的。

更别说她已经没什么钱了。

手艺不好,但如果舍得放糖油,再把火候控制好,做出来的菜总不会太难吃。

问题是赵淑梅现在不舍得,给儿子吃是一码事,给袁丰收吃又是一码事。

只要沙建业不回家吃,她就随便对付,不是水煮就是清炖,直把袁丰收给吃得嘴里淡出个鸟。

能不瘦吗?

至于黑,人一瘦,难免显黑。

再加上他们现在租了一间小平房,中间拉了帘子,里面住着沙建业,外面住着袁丰收和赵淑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他嫌屋里逼仄,闷气,除了吃饭和睡觉,总去外面溜达,看其他老头下象棋、打牌,自然晒黑了不少。

袁丰收今年虚岁五十整,比侯素芹大两岁。

以前,他比她显年轻,每天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去上班,神气十足。

在家待了大半年,袁丰收也颓了不少。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看到前任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

此时此刻,侯素芹就是这个想法。

她心情大好,甚至还不自觉地扬起嘴角。

偏偏袁丰收想多了,以为她是因为看到自己而高兴。

他背着双手,踱着方步,走到了侯素芹的面前。

“这都卖的什么啊?”

袁丰收伸出一只手,随意地扒拉两下。

果然都是一些袜子裤头什么的,看着也挺普通,一看就是老百姓穿的平价货。

他之所以今天过来看看,是因为听到老邻居说侯素芹最近在到处借钱。

至于为什么借钱,他们不知道。

他们猜,可能是侯素芹的小生意周转不开了。

毕竟一个半大老太太,要力气没力气,要技术没技术,连工作也给了儿子,她还能靠什么生活呢?

只能说这些端着铁饭碗的人,不太了解个体户的经济实力,一直都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去看待这些盲流。

就连胖婶和方大娘这种来帮过忙的人,也觉得就是赚个辛苦钱,不如上班稳妥。

只能说侯素芹过了一辈子紧紧巴巴的日子,太擅长装穷。

不,也不是装穷,而是哪怕手里揣着好几万,她还是该咋过就咋过,连件新衣服也没给自己添。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别耽误我做买卖,谁看见这里站着一条老疯狗还想过来买东西啊?”

侯素芹手上不停,连眼皮也懒得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