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住潜行的神猪 作品

第 1314 章: 货物失踪

“他们拖延不起。”喇叭里面李安然的声音冰冷,“‘海德拉’一定急于完成交割。告诉意大利人,如果他们不便动手,那就请让开通道。‘不屈’号将在公海海域,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邀请’‘波塞冬之眼’号停下来谈谈。另外,将我们遭受鱼雷攻击的部分非核心证据,以及‘波塞冬之眼’号与可疑水下活动关联的分析摘要,分享给俄罗斯地中海分舰队。我想,他们会很乐意帮我们一把,给某些人制造点压力。”“是。”邱光伟立正回答。

几个小时后,安娜带着技术团队千里迢迢赶来,在gs公司的直升机护送下到达了“不屈”号上。

在隔离的舱室内,技术团队尝试破解马斯克带回来的存储装置。

装置的外壳被打开,露出里面精密的电路和那个充满淡黄色液体的自毁胶囊。

技术专家们采用光学扫描和非接触式能量感应,试图绕过物理接口直接读取数据,但进展极为缓慢。

与此同时,阿列克谢带领的情报分析团队有了重大发现。通过对“海德拉怒涛”这个词组的深度挖掘和跨语言数据库关联,他们发现这个词并非英语,而是对日语“ヘドラ怒涛”的音译。

“ヘドラ”正是希腊神话中“九头蛇海德拉”的日语音译。而“怒涛”在日语军事或极端语境中,常指代一种激烈的、决定性的行动或状态。

“‘海德拉怒涛’……这很可能是指代这次海上交割行动的日方代号。”阿列克谢激动地报告,“结合库塞提供的‘日出之地的工匠’以及资金流向追踪,几乎可以肯定,‘海德拉’的核心,就在本子。”

至此,线索瞬间清晰了大半。

萨达姆政权崩溃前试图交易的“高密度能量激发装置”,买家极可能就是日本国内某个隐藏极深的、谋求核武能力的极端势力或秘密国家项目。而“波塞冬之眼”号,则是他们进行最终交割的平台。

“立刻将这一分析同步给老板。”安娜下令。

突然,一名技术专家发出一声低呼:“成功了,我们找到了一个低频共振读取频率,可以激发它的存储单元进行非破坏性反射成像。虽然速度很慢,但可以避免触发自毁。”

屏幕上开始极其缓慢地出现数据流的十六进制代码,解码软件迅速运转,将其转换为可读信息。

最先被解析出来的是一系列设计图纸和复杂公式,标题赫然是“基于冲击波聚变原理的紧凑型能量释放装置构型设计”。

“是核武器设计图……上帝……不过好像不是传统的枪式或内爆式……这是一种更激进、更小型化的设计。”一名技术顾问失声惊呼,“理论上,这种设计可以大大降低临界质量,用相对较少的武器级材料就能实现核爆。”

紧接着解析出的是一份物资清单,列明了制造这种装置所需的各种特殊材料、精密部件及其规格要求。其中多项材料的型号和纯度要求,与“京都精密陶瓷化工”公开的顶尖产品线高度吻合。

最后,是一份加密的通讯日志片段。破解后,内容令人毛骨悚然。

日志记录了数次通过中间人进行的磋商,涉及样品性能验证、最终交付地点、支付方式等内容。

而日志的其中一方,标识着一个诡异的代号“菊刀”。另一方则被称为“沙漠贤者”,疑似代表萨达姆方面的联系人。

“‘菊刀’……”安娜感到一股寒气,“这像是日本右翼极端分子偏爱的代号。”

最令人震惊的是一条简短的后记:“‘海德拉之怒’准备就绪。一旦‘贤者’的遗产确认接收,‘怒涛’将送往试验场,宣告新时代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