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住潜行的神猪 作品

第 1321 章: 尘封的秘密(第3页)

文件中的一份加密备忘录写道:“即使本土决战不可避免,乃至最终玉碎,也必须确保火种存续。这些头脑和知识,是帝国未来复兴之根本。须通过中立国渠道,妥善安置,隐匿身份,待时机成熟,重启‘燧发枪’。”

另一份1945年中的转账记录显示,一笔巨额资金从安田基金会的瑞士账户,转入了一个新设立的欧洲文化复兴基金会账户,备注为“特殊移民安置与学术研究赞助”。

而接收这笔资金的欧洲文化复兴基金会,其理事会名单里,赫然出现了几位战后在西德和瑞士科技界、工业界迅速崛起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有着一段模糊的、1945-1947年间的学术交流经历。

“我的天……”一位年轻的分析员看着屏幕上还原出的历史,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不是在战后才开始的……他们的根基在二战时期就埋下了。那些财阀和军方,战败前就秘密转移了人才、技术和资金。”

李安然面色凝重地看着这一切,真相远比想象的更加黑暗和深远。

“海德拉”不是凭空出现的怪物,它的触须早已深入历史,跨越了战争与和平的界限,利用中立国的金融堡垒,悄无声息地完成了罪恶的传承。

“京都第7研究所……”安娜指着另一份文件,“它在1944年的一份报告里,提到了一种基于‘冲击波聚变’原理的‘紧凑型装置’的初步构想……和库塞描述的那份从伊拉克获取的图纸,在核心思路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切都联系起来了。

萨达姆政权试图购买的,根本不是什么的全新技术,而是本子在二战时期未能完成、战后通过隐秘网络继续发展的“燧发枪”计划的遗产之一。

那个“日出之地的工匠”,指代的很可能就是这条蛰伏了半个多世纪、由古老财阀资助、继承了军国主义遗毒的技术脉络。

而洛桑合伙银行,从一开始,就是这条黑暗血脉的金融心脏和守护人。皮埃尔·杜兰德这样的人,则是新一代的“守夜人”。

“立刻将所有这些信息,整理成最完整的报告。”李安然的声音冰冷如铁,“这一次,不再是模糊的情报摘要,而是确凿的历史文件和金融证据。分别发送给华盛顿、莫斯科、京师、伦敦和巴黎的最高决策层。是时候让阳光照进这个腐烂的角落了。”

(在查阅到这些资料时候,我也是震惊不已的。虽然我不晓得这些资料的真假,但是按照后来本子国的种种可疑行为,我心里是比较认可的。如果有读者存疑,那就当小说看,一笑而过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