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中书独坐宰臣心(第2页)
而且朱载坖还对九边的指挥管理体制予以了调整,之前从辽东到甘肃,大明一共设立了七个都司,管理相应的辖区:辽东都司、北平都司、山西都司、陕西都司、后改大宁都司、山西行都司、陕西行都司。朱载坖认为,现在随着大明防线的延长和防御纵深的增加,原本的七个都司肯定是不够的,在陕西行都司和大宁都司之间以万全都司为骨架,加上开平卫,设立新的万全都司。
同时在河套以宁夏诸卫为骨干,新设立宁夏都司,同时向关西七卫编入陕西行都司,将原陕西行都司改为甘肃都司,沿大明九边共设立九个都司,负责防御和充实边关,为镇协官军提供兵员,在战时协助转运军需等事情,减少朝廷临时征发民夫的行为,同时保留一部分现役军队,负责守卫边防线,还有就是在农闲时组织军余子弟进行训练,保证预备役部队有一点的战斗力。
而在内地进行的镇协体制改革主要是在南直隶和湖广,这两个地方都是地域广大,而且对于大明来说十分重要的地方,南直隶就不说了,大明的龙兴之地,留都所在,更是大明的经济重心,朝廷的财政支柱,而湖广则是大明的粮仓,这两地都是要害所在,必须加以重兵屯驻,以防不测,仅仅一镇官军是不够的。
而且朱载坖是准备以军推民,先分设军镇,然后在推动析分南直隶和湖广两个大省,朱载坖在和练兵军务处商量后,决定在南直隶设立两镇,即南京镇和安徽镇,南京镇负责应天府、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扬州府、淮安府、南通州的防务,而安徽镇则负责安庆府、徽州府等南直隶其他州府的防务。
而在湖广则设立武昌镇和长沙镇两镇,分别负责湖南、湖北的防务。
不仅仅对于北部边防要予以重视,对于大明的西南,尤其是缅甸也是朱载坖关心的,随着李时珍在当地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医疗体系,同时朝廷对于当地的河道整治也有了一定的效果,应中南总督南京兵部尚书殷正茂的请求,朱载坖决定再次向缅甸移民,招募云贵、广西、福建等省的无地百姓,发给种子、农业、安家银两等,迁移到缅甸去,开发缅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