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 作品

第1632章 新法推行百事多(八)(第2页)

  所以张居正认为,直接从新科进士中选取庶吉士不能废黜,只是增加一个选拔翰林官的渠道,张居正说道:“陛下,自古帝王皆以文章关乎气运,而储才于馆阁。本朝所以储养之者,自及第进士外,止有庶吉士一途,凡华国之文与辅世之佐,咸有赖于斯,故断不可一途选取。”

  这点确实是朱载坖所认同的,翰林院这帮人,虽然有些时候缺乏经验,但是搞事情的能力是不小的,不管是当年左顺门外的杨继盛,还是硬刚张璁、严嵩的徐阶、赵贞吉,都是翰林官,这帮人在那个时候还是有些赤子之心的,所以经常被拿来当枪使,比科道还好用。

  朱载坖也认同张居正的这个看法,原来的选拔翰林官的途径不必废除,只是要增加从现有官员们选拔翰林官的途径罢了。

  张居正和张瀚向朱载坖提了一些建议,首先就是资格问题,必须是进士出身,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朱载坖现在一直在推动三途并进,但是堂堂大明翰林院,总不可能真的弄个举人秀才进来吧,所以他们认为,还是必须要限定进士出身的才能够进入翰林院。

  不过朱载坖增加了制科出身也可以进入翰林院,毕竟制科的含金量是远远高于科举,制科出身的人进入翰林院也是正常的事情。

  然后就是其他资格的问题了,必须一任任满,也就是在中进士之后三年才有资格报名参加翰林院的考选,这样所选拔到的人才才有一定的经验,而且最近三年的考绩必须在中上以上,也就是考绩优等才能够报名,然后就是禁止性条款,因为贪墨被处理过或者是有其他处分的官员一律不允许报名。

  而翰林院的考选基本上沿用朝考的模式,但是要更加贴近行政,突出翰林院为国家储才得目的。

  张居正直接指出了现在翰林院制度的不足:“陛下,今也止教诗文,更无一言及于君德治道,而每每送行贺寿以为文、栽花种柳以为诗,群天下英才为此无谓之事,而乃为养相,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