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 作品

第1743章 卧榻岂容他人眠(六)(第2页)

对于是否守京都,丰臣秀吉和毛利辉元以及家臣们的想法是一致的,京都不能守,也守不住,看起来京都地理位置优越,四周被山脉和水系环绕,易守难攻。这使得京都成为了一个天然的政治和军事要塞。但是实际上对于官军来说,由于李如松长期驻守京都,对于京都的地形极为了解,而且说不定在京都还有内线。

再加上官军装备了大量的火炮,死守京都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所以他们都认为只能放弃京都,但是京都距离大阪很近,不守京都,那大阪守不守?大阪可是丰臣秀吉的老巢,从地形上来说,大阪也算是易守难攻的地方了,早在本愿寺控制大阪的时候,石山本愿寺进行了城池,屏障,土垒等武装加固,还成功防住了细川晴元的进攻,成为了易守难攻的城池。

等到丰臣秀吉入主大阪之后,更是不遗余力的加固大阪城,丰臣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原址上建造大坂城,以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了主城的修筑,然后仍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第二、第三(圈)城池(二之丸及三之丸)等副城的建造,同时还配置了多重护城河(水堀)和运河等防御设施的建造。

现在的大阪城,绝对算得上是一座坚城了,大阪城城墙呈陡坡状,带弧形,尤其是城墙垂直交接处弧度更大,明显拉长,使敌方攀爬距离更远,越往上越接近垂直。扇坡处城墙采用体积更大的整体石块,打磨光滑,石块之间的缝隙小,难以攀爬。

大阪城的城墙并非四四方方,而是采用错层设计,以制造防御纵深、加大火力打击面、分散敌人力量。面对一字形城墙,敌方兵力可一线平推,支援火力可覆盖整个城墙。错层城墙可将敌兵力分割为多段,支援火力也会受到错层遮蔽。错层城墙构成L形阵地,将正面接敌变为正侧结合接敌,从正面和侧面构成交叉火力打击敌方,火力发扬效果远超一字形城墙。打击攻到墙根、位于正面射击死角之敌时,一字形城墙防守者不得不探出很大身体才能完成,而错层城墙可直接以侧射火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