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 作品

第1755章 经略何方朝堂论(二)(第2页)

第二就是道路所途经的地方复杂,不仅有平原,还有山地、丘陵,甚至要是土司的辖区,朝廷要在这些地方征收土地,修筑道路,恐怕不仅仅是要朝廷给予这些被占土地的所有者予以经济上的补偿,甚至可能会因为此事激化土司和朝廷的矛盾。

第三就是耗资巨大,对朝廷会造成极为沉重的负担,工部仅仅是粗略计算,耗资就已经达到了一千七百万元,相当于大明朝廷一年财政收入的大半,对于朝廷来说,这种经济负担实在是过于沉重了。

第四就是相比于海运,朝廷花费巨资所兴建的直道在运输时间和运力上都不占优势,现在两广的大宗物资起运都是通过海运,也还是很方便的。

第五就是如果要兴修京广直道的话,就必须要动员规模的庞大的劳动力,这些人都是精壮之士,将这些人集中起来用于修筑道路,不仅有可能耽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更加危险的是,这些精壮劳动力的集中,对于朝廷来说本就是极为危险的事情,前元为什么灭亡,就是因为治河啊,当年顺帝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强征民工15万人开凿两百八十里新河道,使黄河东去,合淮河入海,时紧工迫,监督挖河的官吏乘机克扣河工“食钱”。河工挨饿受冻,群情激愤。

贾鲁开河后,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武装起义。他们一面加紧宣传“弥勒下生”、“明王出世”,一面又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并暗地里凿了一个独眼石人,埋在即将挖掘的黄陵岗附近河道上。独眼石人挖出后,河工们惊诧不已,消息传出,大河南北,反抗的烈火顿时燃起。迅速聚集义军数十万,一举将前元推翻。

这个理由也是群臣们反对的主要理由,大量的壮丁聚集,一旦有心怀叵测之辈在其中的话,加以煽动,恐怕就会引发民变,而这些精壮劳动力的民变是极难处置的,一旦真的发生民变,对于朝廷的打击是极为严重的,朱载坖苦心经营多年的良好局面,就可能一朝丧尽,所以很多官员都上疏反对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