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 作品

第1757章 经略何方朝堂论(四)(第2页)

除此之外,还有蒙古诸部通过交易从其他部落换取的马匹,河套自古亦产良马,其特点是体小灵活,性情温驯,适合沙漠地区骑乘和驮运,曾远销各地;鄂伦春马原产于大小兴安岭山区,性情温顺,步伐稳健,行动敏捷,在山地乘驮能力较好,持久力强;产于呼伦贝尔锡尼河、伊敏河流域的锡尼河马,体大力强、力速兼备、乘挽皆宜、富持久力、耐粗饲、适应性强。这些马匹都是土默特部和其他部落交易来的。还有营路马,扎哈沁马,杭盖马和铁狮河马等品种。

这些马匹主要是被朝廷所收购,只有超过数量的马匹或者太仆寺检验不要的马匹,才会由民间商贾所购买。

除了马匹之外,牛羊、驴骡、骆驼也是蒙古人向大明所出口的重要物资,对于农家来说,骡子是他们所比较喜欢的牲畜,因为骡子力强于驴而长于马,性灵善走,头耳长,鬃毛皆短,尾根裸出,背有黑纹,不易获疾病,胆小耐劳、不生育,其饲养训练用途等,大略与马同,食量较马小,岁可省草料。不仅仅是民间百姓喜欢用作耕种牲畜,商人也喜欢购买骡子来作为驮运货物的牲畜,因为骡的寿命比马长,可达 40 至 50 年之久,因此农家、商贾喜欢饲养。

而向大明销售最多的就是牛羊了,牛在大明是很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之前俺答在丰州滩在种过地,蒙古人知道怎么驯养牛在种地,不过蒙古的牛主要是黄牛,在北方旱地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还有用于吃肉的所谓菜牛,不过大明购买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耕种,牛的出口在土默特部的出口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蒙古人甚至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根据户部的上奏,蒙古人认为:“牛三年五头,言牛岁一胎,至三年犊又生犊,合之而为五也,然犊不能皆牝,以牝牡各半计之,则养五岁齿牝牛十头,至第六年可增出牛七十一头,售去三岁以上牛三十二头,利己二倍于本,尚余二岁以下犊三十九头。此后生生不已,愈久牛愈多,利亦愈大。”所以现在蒙古部落养牛的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