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163章 李隆基策动政变,李世民惊呼妙极(第2页)

【李隆基并没有重蹈前太子李重俊的覆辙,成功在玄武门外把韦后诛杀,并将皇帝李重茂掌控在手中。】

【宗楚客、安乐公主等韦后心腹也很快被斩杀殆尽。】

【随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逼迫李重茂退位,将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第二次扶上皇帝宝座。】

【李旦二度登基后,本应立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但李成器认为李隆基居功至伟,故而坚决让位于李隆基。】

【最终,李旦下旨,立李隆基为太子!】

【这位曾经亲眼目睹过神龙政变的成功,也目睹过李重俊政变失败的年轻人,终于成为了大唐的核心人物。】

【但,李隆基的人生并没有因此就顺风顺水了,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等待着他!】

看到这里,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感慨一声。

“这就是李世民造就的恶果了。”

朱棣闻言,不由疑惑。

“父皇,李世民早都死了呀。”

别说是李世民了,就连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此时都死了很多年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瞪了朱棣一眼。

“论功绩,李世民自然是华夏千古大帝,无可置疑。”

“但李世民上位的手段,乃是诛杀了当朝太子李建成,不折不扣的篡位!”

“既然是篡位,那他的子孙自然也就有样学样了。”

“这就是为何李世民死后,大唐乱象频生的原因。”

朱棣若有所思,突然大汗淋漓。

“父皇,您是在说儿臣?”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看着朱棣。

“你小子也不傻嘛。想想吧,若是你当真通过靖难之役那样的方式篡位,你觉得将来你的子孙会如何?”

“他们会不会也想着效仿你这个祖先,来一个‘能者居之’?”

朱棣的冷汗哗一下就全都出来了。

此刻朱棣的脑海之中,全是自己的子孙后代为了争夺皇位残酷厮杀,兄弟阋墙的情形。

朱高炽见状,赶忙安慰道:

“爹您别怕,现在您可是大明皇太子殿下呢。”

“再说了,从之前朱祁镇那盘点来看,咱们大明的皇位传承还是很顺利的。”

朱棣刚刚松了一口气,朱元璋又悠悠地开口了。

“真的很顺利?朕可是记得朱祁镇那一篇视频里说过,朱瞻基刚刚登基,就镇压了汉王朱高炽的叛乱。”

“怪了,朱高炽为什么会叛乱呢?”

朱棣瞪大了眼睛。

对啊,朱高炽为什么会叛乱呢?

朱元璋继续不紧不慢地开口。

“朕可是听说了,许多人都觉得高炽这小子过于肥胖,非人君之相也。”

“哦对了,朕还听某个太子在朕面前说过,他家的二儿子朱高炽才是最像他的呢。”

朱棣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

这些话,都是朱棣在朱元璋面前说的!

群臣闻言,脸色也都变得古怪。

父亲疼爱某个儿子,其实也很正常。

但大家刚刚才从盘点视频之中看过李承乾和李泰争夺皇位,不免就要多想一想了。

李承乾是瘸子,朱高炽是肥胖,都符合“望之不似人君”的外表缺陷。

李泰和朱高炽,正好也都受到自家老爹的疼爱!

李承乾和李泰是长孙皇后所生,都是嫡子。

朱高炽和朱高煦同样也是太子正妃徐氏所生,也都是嫡子。

换言之,李承乾和李泰的故事,完全有可能发生在朱高炽和朱高煦的身上!

朱棣额头上的汗水越来越多了。

“父皇,儿臣……真没想过那么多。”

朱元璋了然的点头。

“这是自然,毕竟朕还没死呢,也轮不到你来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说到这里,朱元璋加重了语气。

“但你确实应该好好考虑一下了。”

朱棣低下了脑袋。

“儿臣明白了。”

当天晚些时间,东宫之中。

朱高煦兴冲冲地来到朱棣的书房,对着朱棣笑道:

“爹,孩儿今天又去练兵了!”

“您不知道,那些新的火枪兵训练起来其实也是……”

朱高炽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有些疑惑。

“爹?”

朱棣安静地注视着朱高煦。

徐氏给朱棣生了三个儿子,但朱棣最疼爱的不是嫡长子朱高炽,也不是三儿子朱高燧,而是这个二儿子朱高煦。

朱棣能从朱高煦的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朱高煦明显有些不安,道:

“爹,孩儿是做错了什么事情吗?”

朱棣突然笑了起来,道:

“孩子,你很喜欢当一名大将军,对吗?”

朱高煦闻言,立刻激动起来。

“爹,孩儿做梦都想当一名大将军。”

朱棣微微一笑,伸出手。

朱高煦愣了一下,正色道:

“爹,我都二十岁了!”

朱棣依旧微笑,手没有收回来的意思。

朱高煦一脸无语,默默地将头伸了过去。

朱棣摸了摸朱高煦的脑袋,微笑道:

“那你以后就当一名大明真正的大将军吧,孩子。”

看着朱高煦高高兴兴地离去,朱棣将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一声轻叹。

你也只能当大将军了,孩子。

或许,将来运气好,还能在海外弄块领地,当个藩王?

但大明的皇位,从此就和你无缘啦,孩子。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表情微妙。

“李旦是谁来着,这大唐的关系乱七八糟的,朕都有点迷糊了。”

陈平答道:

“陛下,李旦是李治和武则天生的最小儿子,之前死掉的那个李显是他的三哥。”

萧何补充了一句。

“李治死后,先是哥哥李显继承皇位,不久之后武则天废掉李显,让弟弟李旦当了皇帝。”

“故而神龙政变的时候,大臣们先拥立李显,因为李显是李治遗诏里的继承人。”

曹参接着道:

“但李旦毕竟当年也当过一段时间的皇帝,所以在李显死后,李旦第二次复位也能算名正言顺,无可指摘。”

刘邦揉了揉太阳穴。

“所以就是武则天的三儿子和四儿子轮流当皇帝嘛,那大儿子和二儿子呢?”

陈平闻言不由一滞,这视频之中也没说啊。

想了想,陈平道:

“应该是死了,按照武则天的手段来说,或许这两个儿子就死在她这个亲生母亲手里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