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两个好儿子(第2页)
贾赦作为父亲还好,只需要表现不舍与哀伤就行了,作为母亲,邢夫人需要一直落泪,悲伤送别迎春的。
王善保家的,属于邢夫人的心腹嫡系,早就准备好了??泡过姜汁的手帕,给邢夫人,需要掉眼泪的时候,往脸上抹一下就行了。
清晨,姑娘们聚集到了迎春院子里,由贾家的“全福太太”,为新娘梳理“发髻”。
“全福太太”必须满足父母健在,夫妻和睦,有儿有女,多为族里的媳妇。
梳理发髻的时候,不能免俗的说上几句吉祥话,什么白发齐眉、富贵平安,儿孙满堂。
梳理发髻好了,戴首饰也有讲究,先戴祖母送得首饰或者头饰,再戴母亲送的,然后才是自己的,或者亲戚送的头饰。
梳妆完毕,换上“凤冠霞帔”,豪门的霞陂大多数是百鸟朝凤,做工精细、极为奢华。
“全福太太”搀扶着新娘,来到正厅,给贾母、贾赦、邢夫人行三叩辞亲礼。
贾母送上一个色泽通透的平安如意,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
贾赦则递上红绸包裹的两个平安金锭。
母亲邢夫人开始落泪,送上一个平安红包。
按规矩,平安红包是一个寓意,里面有平安符,只需要象征性放一些碎银,就行了,不需要太多。
大多数豪门望族的母亲,舍不得女儿,还是会放不菲的银两与银票。邢夫人是很尊重传统的人,象征性的,只放了几两碎银。
姐妹们会送上小荷包,里面也是平安符,有糖果和肉干,新娘今日一天都是各自仪式与跪拜,饿了可以垫垫。
新娘子离开荣国府,也需要跨火盆,豪门的火盆是铜制的,可有吉祥八宝图案,盆中烧得是松木枝条,寓意常青。
跨过火盆,还要踩米袋。
火盆外面摆着七个新的布米袋,米袋用红布缝制,内装糯米,米袋上面分别绣“福、禄、寿、喜、财、安、和”等字样。
新娘走一步,踩一个布袋。
红毯由新娘的院里,一直铺到大门口,到了门口,新娘的脚不能沾地,由贾琮背着上花轿。
送亲的队伍早已准备好,送亲的队伍很长,一百二十八台的嫁妆(里面有些是充数的),贾政、贾琏、贾琮、宝玉、贾菌、贾兰、薛蟠、秦钟等人都在等候了。
贾母与贾赦不需要送出门了。
来到大门口,邢夫人作为母亲,需要一直落泪,最后和新娘嘱咐两句,并告别。
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站在两人后面,听到邢夫人道:“二姑娘,去到郑家,要相夫教子,孝敬公婆…………”
忽然,巷口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着地上的薄雪,外面等待送亲的队伍一阵骚动。
“是三爷。”
“三爷回来了。”
“三爷身上怎么青一块,红一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