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时 作品

第742章 第二卷完结感言·雨予语(第2页)

我的确恐惧过,但是我也必须承认。

这个过程非常有趣,有意思。

谢谢大家愿意听我诉说这样鸡汤一般的言语,谢谢。

同时不出意外这一章完卷感言是在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号更新。

首先。

二零二四年二月十九日-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日。

这五百多天,再次感谢大家们的陪伴,我知道这本书的追读追更体验很不好,但是还是很感谢能够读到这一章的所有朋友们,读者们,粉丝们,谢谢大家。

对于我来讲,我发布这本书也才十八岁,这本书是我十二岁就在大脑之中的幻想,我一直给这个故事怀揣到十八岁,终于发布出来。

与我而言,十八岁能更新出一本百万字的小说,我是非常自豪和荣耀的,因为我没想过我能够写完十万字,更没想过我能写完一卷,甚至第二卷。

所以既然现实真的让我写完了第二卷,那我就会继续写下去,直至完结,整本书故事的落幕和结束。

这样我才对得起我十二岁的这个梦。

对于我来讲,这本书就是我十二岁的一个梦,年幼时期的一个幻想。

后来才一步一步完善,写出,呈现给各位。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身体其实非常不好,经常抱恙,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本身,都非常的不稳定。

也因此今年过年那会,我还住院了一段时间,身体经常不好,需要靠很多药物去支撑,我的床头柜也有数不尽的药物和药盒子。

整个人活的像个药罐子一样,时不时还提心吊胆,住院也是正常,也需要经常去医院复查。

当然,这绝非不是卖惨,我也不想靠卖惨博取同情,我只是单纯想让读者了解一下我这个作者,仅此而已。

因为这样我就可以表达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就如同我上述所说。

所以这本书也是我生命,人生的支柱,这本书支撑着我走下去活下去。

摇摇欲坠的生命,依靠着儿童时期一个幻想的故事,活到了如今,这才是我想说的,这本书对我的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能坚持没什么读者和粉丝观众也能写下去,这就是原因。

这本书曾经鼓励了我,支撑了我,我也不会让他死在我的手里,我会让他活下去,延续下去,既然写出来,就完整的写出来,完完整整的写出来,直至完结。

让这本书活的彻彻底底像一个生命,一个完整的生命,这是我想说对这本书的感情。

因为这本书实在太重要了。

因此这本书不会断更,永远不会,断更的时候只有可能是这本书完结的时候!

我之所以迟迟没有放弃写小说,不仅因为这样虚无缥缈的诺言。

而是因为每当到深夜的时候,我闭上眼,或者是脑海之中,甚至睁开双眼的时候。

我似乎都看见了那些曾经从我的精神世界孕育再从我的思想思绪之间擦肩而过的,对我来讲有血有肉的角色。

我一闭上眼就容易想起他们的样子,他们的名字,好像我每次要放弃写小说这个念头的时候,他们的眼角也展露出一抹泪光,还有那无比令人可怜和难过动容的伤心神情。

可也再下一秒露出勉强的微笑似乎在向我诉说,放弃也没事,我们不会怪你的,可他们的表情骗不了人。

他们也会害怕死亡,也就是害怕被我抛弃被我放弃,他们的故事灿烂宏大,他们的人生五彩斑斓五颜六色,无比的绚丽。

就好像他们的不甘在向我诉说他们不会甘心放弃他们的人生和生命,希望我,可以为了他们,再坚持一点,再坚持一下,一点就好,一下就行。

但很快他们也会变得动容与妥协,说出为了我的言语,对我说,如果你实在想放弃了,就放手吧,我们强求你强迫你延续,也该结束了。

你更重要,身为虚无缥缈的我们,不重要...

他们好似这样对我述说。

他们的延续充满着矛盾,既想生存下去,又想为我着想。

不对,不是他们充满着矛盾,是因为我就是一个矛盾的人,似乎就是这样吧。

这才是我为什么一直延续下去这本书的原因。

真要说还是我放不下心自已,我没法用言语劝说自已放手。

既然如此,那就坚持下去,走下去吧。

似乎如果我一旦放弃,他们就会失去属于他们的生命,他们的人生,他们的自我。

所以为了这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为了这存在到极致的事物,我必须坚持下去。

因为他们的血管与我的血管紧密贴合,他们的人生与我的人生交织交汇,他们的生命与我的生命进行的没有缝隙的重叠。

对于我雨落时来讲,这本书....是我的热爱与喜爱。

我喜欢这样写作的感觉。

因为我不得不承认,写书,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不是吗?

这样从无到有,一个无形无物的事物逐渐立体,逐渐真实,从一开始的没法感知到日后能够感知且深深体会的从无到有的真实感,从虚无,走向存在的感觉。

真的是太爱了...对我来讲。

我是他们生命的支柱,他们是我,人生延续前进的桥梁。

这本书就像一只无足鸟,要么飞到尽头,要么就地坠落,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它是一只无足鸟,也是我生命无法言说的梦。

我能做的就是像无足鸟一样,活到结局,飞到生命的最后。

就像我第二卷完结时候,写给第三卷的留言。

我能做的就是像无足鸟一样,必须非得更高,至死都要飞翔。

当然肉麻的话说了太多,来说说这本书的一个大家都会意识到的问题吧,那就是在这本书会看见很多影子。

因为,我也不是神,我只是一个人,我没法做的真正的从无到有,我也有自已参考和喜爱的事物。

作为媒介来鼓励支持自已创作。

这本书最明显的可能就是宝具了,这个词熟悉的都熟悉吧应该,因为我也很喜欢一个七个人召唤七个灵魂出来战斗的故事,至于故事是什么名字,你们自已猜想就好。

毕竟是正文就不方便直述大名了。

这本书有我对很多我曾经喜欢的故事的拙劣的模仿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