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照顾好咱爹咱娘(第2页)
看着满院子的群众,应是知道了这大哥就在这乡卫生院里抢救,离得不远,消息自然是一传十,十传百,当时的真相,学生们都已经看到,也知道了大哥凶多吉少。大家神色凝重,目光含泪,老的少的,大的小的,每个人都是湿漉漉的。
张叔说道:“这离得倒是不远”!
王家大爷带着几个哥哥也赶了过来挤着进了前面。
张叔忙给邓叔叔做了介绍。邓叔叔握着王家大爷的手,谁也没有说话。
王家大爷已经老泪纵横,几个哥哥也是眼圈通红,眼泪啪啪地往下掉。王家大爷来到检查室的铁床前,不愿意相信床上的就是自己的女婿向阳!
王家大爷在秀霞大哥的搀扶下,一步一步走向前,走到跟前,掀开白布,立马情绪失控地跺着脚,大哭喊道:“眼看着好日子就到了,你这孩子,你这孩子命咋就这么苦”!
邓叔叔说道,老哥,咱让向阳回家吧!
王家大爷含着泪,点点头,说道:“抬,咱把向阳抬回去”!
唐院长已经找好了担架!几人把大哥放在了担架上,盖上了白布,邓叔叔、李叔、张叔、马叔几个哥哥伸了手。
王家大爷又给大哥整理了一下说:“孩子,我们,送你回家”!
一行人抬着大哥出了门,人群默默地让出了一个通道,从乡卫生院、到乡大街到通往李举人庄的那条路,我们一行人抬着大哥,人群默默无声,队伍延绵不绝,地若有情应有泪,天若有知愧低头。
抬着大哥进了村口,村长和村里的几个族中长辈已经在村口等待,张叔上前与人做了安排商议。
邓叔叔走上来和我说道:“你要挺住,家里需要你挺住”!
村里的叔伯大爷接过了担架,深一脚浅一脚,踩着大哥走过无数次的那条泥巴路,让大哥最后走了一次!
从村口到我们家门口,大家沿着大街分列,皆是头顶白布,声泪俱下、涕泪交加!
父母早已情绪失控,喊着向阳、向阳,我的儿,我的儿。二叔二婶和几个本家拼命地拉着,刚下过雨,那时候村里的路还没有硬化,父母的脚下满是一溜溜长的脚印!
到了家,村里已经临时做了准备,把大哥安置了,我们挂念大嫂,二婶哭着说,秀霞肚子疼,已经被乡里直接送去了县城医院!
听到此话,邓叔叔仰面而泣,泪水顺着脸颊就往下流!没等多久,剑锋和文静就开着车到了家,拉上晓阳,就去了县医院!这车除了前面玻璃的两个半圆,全是泥浆包裹!
县城医院里,何阿姨坐在产房的门口眼睛憋着泪,李婶、吴姐、高春梅焦急地站在门口,何阿姨时不时地拿手绢擦一擦脸!
大嫂还没送到医院就已经见了红,何阿姨知道消息,就请了地区医院的覃主任,覃主任正在手术台上,根本下不来,就安排了地区医院妇产科的一位姓郭的副主任过来。文静和剑锋去接了王家大娘和晓阳。
李婶说:“大嫂,这娘家人还来不到咋办”!
和阿姨说:“这个时候,还什么娘家人婆家人的,不管了,当断则断吧”!
正说着,剑锋和文静就带着王家大娘和晓阳赶了过来。
王家大娘哭喊着,苦命的秀霞,命咋就这么苦,晓阳眼睛通红,已经哭干了眼泪。
阿姨看到两人,忙站了起来,晓阳扑在何阿姨的怀里,已经不能自已。
李婶劝了王家大娘,阿姨给晓阳擦了擦脸,看着晓阳一身泥,半身水。
医生出来问道,何主任,你们一定没有,现在大人孩子都很危险,现在必须签字了,不签字覃主任不敢动!
所有人看向了何阿姨和王家大娘。
王家大娘说道:“签啥字呀?俺不签字,俺女婿没了,俺不能再没有闺女”!
晓阳说道:“我签”!
医生说道:“不是直系亲属,不能签字”!
何阿姨说道:“什么时候了,签什么字,你告诉郭主任,就说出了问题何思君和邓牧为担着”!何阿姨看了看大家,又说道:“这是英雄的家属,大人要,孩子我们也要,拜托郭主任了,我们一定重谢”!
又是一个小时焦急地等待,产房的门终于打开了,母子平安,听到这,总算让大家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郭副主任说道,孕妇情绪很差,孩子现在也不足月,才四斤多重,我已经交代了医生护士注意观察,县里和地区医院条件都不行,如果有问题,你们要直接去省城的医院。
何阿姨说道:“谢谢您郭主任,下着雨还把您请过来,今晚咱不走了,明天一早就把您送回去,文静、剑锋,你俩把郭主任安顿好,把咱的心意表示了”。
文静和剑锋说道:“何阿姨,您放心,都准备好了”!
文静拍了拍晓阳,算是告别,就去安顿了郭主任。
孩子抱了出来,太小,连哭都不怎么会。从没有见过刚出生的孩子的晓阳,看着孩子,一下又想到了大哥,刚止住的眼泪又流了下来,所有人都没有那份应有的喜悦,谁能想到一个孩子刚刚出生,来到人世间就尝到了最苦滋味。
不多久,大嫂也被推了出来,眼睛黯淡无光,没有初为人母的兴奋,只有失去丈夫的悲情。大嫂的眼里没有泪,但那一刻谁又比她再伤心!
到了病房里,李婶抱着包裹着的孩子,放在了大嫂的身边,大嫂看到这个小生命,眼睛里才有了一丝丝的温情,大嫂用手抚摸着孩子的脸,眼睛里豆大的泪花就流了下来。
安顿了郭主任,文静又给晓阳送来了一身衣服,晓阳换上衣服,十个指头八个口子,何阿姨又请人给晓阳做了包扎。吴姐和高春梅想办法借了锅,买了鸡蛋,又煮了几个红糖鸡蛋。
王家大娘把鸡蛋端在大嫂跟前,大嫂既不起身,也不说话。
阿姨说:“秀霞,咱为了孩子,也得把这个鸡蛋吃了,把红糖水喝了,你不吃这宝宝也没奶喝”!
大嫂缓慢地仰起头,看着阿姨和晓阳说道:“阿姨,你给这苦命的孩起个名字吧”!
阿姨看着大嫂,思索了下说道,《诗经》里有一篇文章叫《秦风·无衣》,这是秦朝军队的一首战歌,写的是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同仇敌忾的勇气,里面第一句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以后他就是我们大家的孩子,有我们的就会有他的。我看就叫岂同吧!
秀霞,你放心,这孩子我们不会让他受苦。
秀霞大嫂勉强挤出了半丝笑容,说道:“李岂同,咱以后就叫岂同了。”然后,看着王家大娘和阿姨说道:“娘,阿姨,向阳是救学生娃娃没得,我不能让向阳自己的娃娃在没有妈,你们放心,我会把这岂同拉扯大,就算是我一个人,我也能把这个家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