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139章 朝阳发现大秘密(第2页)

布置完任务,郑红旗端起了杯子,喝了口茶,又看到了马军,心中又是一阵发堵,地区要各县尽快研究班子人员意见,马军要提拔副县长,县政府班子里又多了邓家军的人。但是马军走了也好,马军在财政局的位置上,自己想干什么,都要顾虑钱,县委书记管人,县长管钱,这是惯例,如今自己连财政局都管不了,还算个屁的县长,一定要找一个贴心的人,来当财政局长。

郑县长讲了话,张庆合道:“同志们,

邓叔叔底气十足,声音洪亮,但语速并不快。道:同志们,刚刚友福同志、尚武同志和红旗同志都做了工作上的安排和部署,谈得很细,讲得很好,我都赞同。十三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重点还是在规范经济秩序,保持物价稳定,具体落实到基层,就是各项生产资料和群众生活水平啊处于一个合理的区间。从省区县乡前期强有力的督导之下,全县工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逐步恢复了正常,这一点在汇报中要得到体现。第二,工作准备上要求真务实;领导来一次,我们不能搞假大空的东西,做得好的我们坚持,做得差的我们坦诚接受批评积极纠正,不能再去像过去一样什么赶英超美、亩产万斤。实事求是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最正确的决策依据;第三,任务落实上要勤俭节约。今年财政上比往年宽裕一些,攒下这些家底不容易,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什么是刀刃,就是全县还有140个村没有通电,还有七万亩土地没有水源,还有6个乡镇没有通高标准公路,趁这个机会多说一句,我和地区交通局的崔浩局长已经沟通了,两高路的修通不是终点只能算是起点,我们要在县里修建环线高标准公路,把县里其余六个乡贯通起来。领导这次来,招待所就不重新布置了,必要的钱我们该花要花,但是总原则是勤俭节约,大不了领导批评我们几句嘛,同志们,节约下来的真金白银为群众多办几件实事,就算有些纰漏和不足,我相信咱们怀义书记也是可以理解的。

散了会,先去政研室主任老卢那里取了稿子,还未出门,就被程国涛喊住了。李乡长,邓书记和学武县长一直在找你。

什么事?

不知道。

跟着程国涛到了邓叔叔的办公室,程国涛直接关上了门。邓叔叔和李叔两人都坐在办公桌前的沙发上抽烟,茶几上摆着两杯茶。

邓叔叔挥了挥手,道,先坐下。

李叔给我掏了一支烟,开门见山道:“这次领导确定的考察点位就是韩羽公司,我和地区公安处汇报之后,地区公安处事实上早就掌握了一些线索,韩羽公司确实是一家正规企业,但是韩羽公司的那个金总,身份很复杂,现在地区要求我们在高粱红酒厂和韩羽公司安排人进去,这件事需要你协助。”

安排人,安排什么人?

李叔道:“这是机密,喊你过来,是让韩羽公司找一招人,我们的人会混进去”。

直接安置?

不行,李向东的事已经打草惊蛇了,要润物无声,不露声色。

我思考了一下,道:“问题不大,韩羽公司正在试生产,试生产结束之后就是正式的投产,到时候他们会委托乡里招工”。

李叔道,那行,这件事就这样,注意保密,需要的时候,我会联系你提供协助,这件事注意保密纪律,只限你一个人只知道,吴香梅不能说。

邓叔叔又补充道,晓阳也不要说,不是不相信大家,而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这种事情,知道得越少越好。

好,明白了。

老李,你还有没有交代的?

没有了。

邓叔叔又嘱咐道:朝阳啊,现在很多事情看起来表面和谐,事实上暗流涌动,安定的发展局面来之不易,我们要有危机意识,高粱红酒厂,不仅有广阔的经济潜力,还有着特殊的文化传承。孙向东作为传承人身份特殊,既是我们的保护对象,也是我们的管理对象,经济战线上的问题同样严峻复杂,要把人看好。

邓叔叔,明白了。

恩,相关工作及时和老李沟通,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向我汇报。

从办公室出来,谢白山已经在楼下等待,虽然不顺路,但吴香梅还是送了晓阳去城关镇,路上吴香梅和晓阳两人挽着胳膊聊得火热,如同亲姐妹一般。

路上的时候,我和吴香梅认真地看了卢主任的稿子,这标题就起得好,实干担当、勇于作为,用经济手段促进民营经济乘势而上。文章开头就把高度拉到了位,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心是稳定经济秩序,而好的经济秩序就是多条腿走路才能蹄疾步稳,民营经济、个体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安平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吴香梅道,这老卢主任真是老练,论断清晰而有力,丰富的理论支撑,还结合了咱们贷款的实际案例来生动阐释民营经济、个体企业的关键性作用,文字表达精准且富有文采,无论是概念的阐述还是数据的呈现,都显得恰到好处。这篇文章一发,我看不仅是董远印个人副科的问题能够解决,对咱们党委政府都十分有利。朝阳,回去之后马上刊印《安平参考》第三期。

其他材料我都看了,也都已经刻了版,就差这个头版头条了。

谢白山瞅了一眼,有些不屑,带着一股子东北腔道:“咋,一篇文章就能解决董所的副乡长,这是老董要拿回去烧给他祖宗,他家祖坟能冒青烟不成”?

吴香梅实在没想到谢白山冒出了这么一句,道:“滚你的,好好开你的车”。

谢白山嬉皮笑脸地道:“我是说要是可以,我偷偷给我家大姑父也烧一张”。

吴香梅道:“你大姑父都人大主席,正科级干部了,你这烧多了,不怕把他老人家送走?”乡镇里就是这点好,平日里都没有那么严肃,有时候时常开个玩笑,不知不觉就到了乡大院。我和吴香梅安排布置了任务,其他都好说,就是这安平大集上的环境卫生,是个老大难问题。

不同于城关镇,有专门的环卫所,安平大集的卫生,则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大家早上起床之后,就拿着扫帚扫一扫,但是公路上的垃圾则是无人清理,这一块就成了乡镇学生地,每到有领导来,乡里都会请乡镇的学生们以劳动课的名义,分班包干,就把卫生给清理了。但现在不行了,县教育局发了通知,为了保障各学校的教学秩序,原则上各中小学的学生不再参与社会卫生环境治理工作了。

吴香梅看着老葛,道:葛大爷,这大集本来就是你们葛庄和孙庄两个村的,这两个村现在合并成了一个村,你葛大爷在这村上是一言九鼎、颇具威信,怎么样,把环卫这个工作接下来吧。

老葛抽着烟,抖了抖烟灰,道:“把环卫工作接下来也行,但是要有经费,有了经费咱吴咱才能请人手,买扫把,运垃圾。大家都知道,大集上人来人往,又有许多的小摊小贩,卫生可不是件轻松的活儿,尤其是现在两个村子合并,范围更大,任务不轻啊。”

吴香梅点了点头,她明白老葛所说的困难。她回应道:“葛大爷,葛主席,您的顾虑是有道理的。我看这个问题一分为二,第一啊,眼前怀义书记就要来了,我们先动员村里的群众,把卫生打扫一遍。第二那,等到忙完这一阵,我看乡里或者村里,可以以收取卫生费的名义,向在大集上摆摊设点的,收点卫生费嘛。这样,也符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工作思路”。

老葛听吴香梅说可以收卫生费,眼睛里有过一丝激动,但毕竟是在乡镇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老干部,又叫苦道:“打扫卫生是个苦差事,收卫生费也是个得罪人的工作,乡里是农历逢三逢八两个集,只有大集的时候有些流动的摊贩,平日里都是孙庄和葛庄自己村里的群众,也收不了多少钱。但是香梅书记既然吩咐了,我就是舍出去这把老脸,也要把卫生费收上来。哎,到时候工商所和派出所的人,必须来站台。”

吴香梅知道老葛是得了便宜还要卖乖,但是没办法,乡镇大集就有三四千的群众,远比一千多人的小村复杂,不仅村民之间宗族之间时常有械斗,有不少人是比较刁钻的,连乡村干部也不放在眼里。只有老葛这样的熟门熟路的人,本就住在乡镇大集,本家又有几个兄弟的人,才能把这些事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