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 作品

第262章 他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不一般(第2页)

正闲聊着齐永林就昂首阔步地走了过来,钟毅上前与齐永林握了握手,就道:“永林同志啊,这些企业家里面不少还是有实力啊,都说咱们靠老乡、广东靠外商,这些老乡就是咱们的宝贵财富,只要能把企业留下来,能为地区发展有利,我们思想可以开阔一些。我看了内参里有些地方的做法,对于一些拿出真金白银的民营企业家,可以拿出职位来,以企业家副职的身份吸引投资嘛。”

钟毅说的这个话题,是在个别地方,对于投资较大且符合条件的企业家,聘用为不占用编制的副乡长或者副镇长。这个政策争议不小,特别是一些思想不够解放的地区,总认为这是封建社会的买官卖官。而在一些思想开放的地区,企业家也看不上这个所谓的副乡长或副镇长,所以这个政策并没有大规模地推行。

齐永林对这件事并不看好,也只当钟毅随口一说,但还是微笑着与钟毅交流了几分钟。在外人看来,钟毅和齐永林之间是关系融洽,相互支持的好搭档。

两点钟,企业家们都下了楼,到了花园酒店的大厅处集合,齐永林邓牧为与大家握手之后,就往平安县进发。

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波“下海经商”潮出现,千千万万不甘心“捧铁饭碗、拿死工资”的年轻人一头扎进了商海,“我们下海吧”已经成为流传在年轻人之间最具蛊惑性的试探。这批企业家,算是第一批开始下海淘金的人,他们鼓足勇气离开体制时并不被看好。

当初之所以离开原因各异,但大多数要么是和领导不和、要么是因为特定的原因犯了错误,其中因为计划生育要了二胎的是占多数。看准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商机主动下海的只占很少的比例,无论何种原因下海,当初都不被看好,如今几年时间返回家乡,不仅有警车开道,还有地委书记、行署专员亲自陪同,这让企业家们有了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感觉。

当然,这些人只是第一批下海的人里面的佼佼者,大多数普通人还是如一粒尘埃,并没有汽车进入了平安县之后,宽阔而又整洁的马路让企业家们顿时被吸引,若不是迎宾牌上平安群众欢迎您那鎏金大字,恍惚之间,大家还以为这是到了省城。

齐永林并不吝啬地邓牧为的夸奖,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条高标准公路啊,就是我们地区副专员、平安县委书记牧为同志牵头修建的,二十万平安群众以“吃上一年苦、幸福三代人”的苦干实干的精神啊,打通了近两百公里的高标准公路,这条路开通的时候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莅临现场剪彩。也给大家报告啊,咱们地区,所有的县,都在按照这个标准开展高标准公路建设、国家干线铁路也会途经地区多个县。

中巴车上,不少人都站了起来看着高标准公路,不少人感叹,在家乡这次也是见了世面了。

在进入县城的一片宽阔位置,平安县党政班子已经恭候多时。此处迎接领导较多,县里就出钱将这一块地面进行了硬化,可以同时停八九辆大型客车,并修建了男女两个卫生间,平日里都有专人打扫。后来又树立了几个展板,县交通局和交警队在旁边又起了一座二层的小办公楼,派驻了执法中队,对南段和东段的高标准公路进行管理。